清华大学:以校训精神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专题_央视网(cctv.com)

百家经验

清华大学:以校训精神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先进事迹宣传报道 专题频道出品

清华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缘起于梁启超先生1914年在清华的一次演讲,他以《周易》的两个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学子努力成为“真君子”。梁启超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场师生,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铸入校徽,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校训。百年来,校训精神启迪和陶冶了一代代清华人,其传递的价值理念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高度契合,是学校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资源。

清华大学教授万俊人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万俊人 现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以及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伦理学首席专家召集人。主要从事伦理学、政治哲学、社会文化批评等研究,是我国著名的伦理学专家。

核心价值观是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柱,关乎社会的行为准则、品德规范、根本理想和民族的精神品格,贯通民族、国家、社会和全体国民的精神理想。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人与社会相处、人与国家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学则是关于道德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人的行为准则和人际、群际、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的学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了伦理学所要探究的全部内容。很难设想,如果每个公民严重缺乏甚至没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如果社会严重缺乏甚至没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基本秩序,我们如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国家?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国家,国家怎么有能力去实现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又怎么会激发每个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美德精神呢?因此,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国家,是应有的国家伦理;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是应有的社会伦理;崇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是公民应有的美德伦理。儒家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却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更高明,既能使人循规蹈矩,又能使人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法能治人但治不了人心,道德教化却能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我赞成儒家的这一主张,因为它与我们现在所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好契合。把立法治国与道德教化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树立正确导向,完善法律约束,从而达到风清气正、长治久安的效果。

我们怎样才能冲破阻力,啃下硬骨头,渡过深水险滩区而到达更高阶段改革胜利的彼岸呢?我的回答是: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因为历史和现实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换句话说,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也就意味着我国更高阶段的改革取得了成功;改革的成功反过来又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因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能够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同时对扭转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亦即伦理道德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也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更非常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我想起了杜甫的两句古诗,一句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党的十八大高屋建瓴地概括并出台的这24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似一场“及时雨”;另一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当务之急,又要志在必得,必须“直挂云帆,”咬定目标不放松,持之以恒抓下去。从这一点上说,中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新归纳、提出新要求,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恰逢亟需,堪称“长风破浪正当时!”

邓卫:弘扬大师风范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

大师们承载着学校的传统和文化,他们的风范是大学精神最鲜活的写照。在“大师风范”丛书中收录的66位大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清华大学学习或工作过的。他们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为广大师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今天,在老一辈大师们精神的感召下,清华校园中又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名师大家。他们影响和带动全校教职员工,为清华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而不懈努力。

当前,清华大学正在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等综合改革,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倾心育人、潜心治学,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学术攻关,努力让今天的青年才俊成为明日的大师,在不断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同时,让大师风范和清华精神代代相传。

清华大学以校训精神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法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一是挖掘校训内涵。自1959年成立校史编辑委员会,到后来成立单独建制的校史研究室,我们持续开展校史校情研究,陆续完成《清华大学一百年》、《清华大学志》等重要出版物,为不断丰富以校训为内核的大学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史料支撑。组织专家编写《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精神巡礼》等书,系统阐发校训内涵。在“人文社科振兴基金”研究计划中,专门设立学校传统与文化专项研究课题,大力支持以研究传播清华文化为宗旨的紫苑学会等学生社团的建设。在深入总结学校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基础上,形成了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精神为核心,涵盖雪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求真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会通精神和人文日新的追求卓越精神为拓延的大学精神文化体系,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有清华特色的生动诠释。

二是促进校训传播。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传播校训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程教学中。在学校主楼、清华学堂、图书馆等主要建筑和景点精心规划设置校训碑、校训石等标志性景观,将校训纳入学校视觉形象设计中,使其固化为大学最鲜明、最具感召力的文化符号。发挥开学、毕业等仪式教育和校史展览的重要作用,常年面向师生开展“校史知识竞赛”、组织“校史讲坛”,讲授百年清华历史,领悟校训精神。针对近年来教师来源多样的特点,专门开设面向新入职青年教师的“大学精神与文化”研讨班。利用全媒体平台,常年开设“清华史苑”等专栏,使校训精神深入人心。与新闻媒体密切配合,向社会广泛传播清华校训的历史由来、文化底蕴和价值理念。

三是讲好校训故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多渠道选树宣传优秀师生典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良镛先生年逾九旬仍奋斗在教书育人第一线,我国首位爱明诺夫奖获得者施一公教授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全职回国潜心教学科研,在清华作出了超越自己以往成就的世界一流成果,2013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航天航空学院博士生杨帆罹患脑瘤仍执着学术,发表了10多篇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这些师生们的事迹在校园中广为流传,感动了无数清华师生。注重挖掘杰出校友资源,讲述成功背后的为国奋斗故事。2003年以来,每次学生毕业典礼都邀请杰出校友来校演讲,“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频度最高的关键词;万余名学生参与百年校庆“千名校友访谈”活动,面对面交流感悟清华传统;创作上演话剧《马兰花开》,展现清华校友邓稼先为祖国核武器事业忘我奋斗的不凡人生,在校内外引起广泛反响。一批批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人的鲜活事迹,赋予校训精神新的时代元素,构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校园的精神坐标。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实验班大一学生王晓宁谈敬业,把该做的事做好,其他东西都会随之而来,所以我想每个人如果能把敬业做好的话,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好。

四是重在校训践行。持续开展师德建设,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广大教师将践行校训落实到本职工作上,倾心育人、潜心治学,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学术攻关,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科研成果连续4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倡导“祖国至上,事业为先”的就业观,教育广大学生将践行校训落实到人生重要选择上,将个人发展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迈好走向社会第一步,2014年八成毕业生赴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工作。

今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已成为清华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要格外珍惜这一宝贵财富,不断传承发展学校文化,坚持“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鼓舞激励广大清华人自觉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之中,作出更大的无愧于时代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