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精神薪火相传的坚守与弘扬_专题_央视网(cctv.com)

百家经验

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精神薪火相传的坚守与弘扬

先进事迹宣传报道 专题频道出品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繁华,告别亲人,为了祖国的需要,常年奋战在大山深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矢志航天,埋头苦干,勇挑重担,不为名利…… 在他们奋斗的人生轨迹上,镌刻着三线航天人创业的艰辛与汗水,凝聚着对航天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责任神圣,使命庄严;花开花落,岁月流年。践行航天精神是每个航天人的终身追求,也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坚强保证。薪火相传的坚守与弘扬 ,必将为“续航天梦、筑强军梦、圆中国梦”书写下更加亮丽的一笔。

航天7102厂“八百壮士”:一生报国心 剑决云天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七院7102厂第一事业部成立于2003年,地处距成都650公里的大巴山腹地,被称为“中国航天最后的村庄”。现有职工近八百人,其中两地分居职工占82%,主要承担国防尖端产品总装测试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箭体结构件等生产任务。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集体”、“航天基金奖集体奖”、“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这里不是军营,但每天都会响起嘹亮的军号;他们不是一支军队,却有着与军人一样的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他们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七院7102厂第一事业部的干部职工,人称“八百壮士”,为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强盛,他们远离都市的繁华和喧嚣,远离亲人,坚守在大山深处,默默奉献。

这些深山里的铸剑人把国家利益牢记心上,“当先锋,作表率,保成功”是他们的信念和追求。默默奉献,就像这山谷的风,带来春天和收获,却不留下一丝痕迹,只有嘹亮的军号伴随着大山里一群普通劳动者上下班的欢快脚步。

航天精神薪火相传的坚守与弘扬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七院7102厂开展了“我为航天添光彩”青年志愿者活动。该厂数十名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将长征苑内近10块刻有航天文化的石刻重新进行描绘,以此美化职工生活区。图为青年志愿者用油漆描铸剑碑文字。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远离繁华,告别亲人,为了祖国的需要,常年奋战在大山深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矢志航天,埋头苦干,勇挑重担,不为名利…… 在他们奋斗的人生轨迹上,镌刻着三线航天人创业的艰辛与汗水,凝聚着对航天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他们,就是航天科技集团七院7102厂第一事业部干部职工,一支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团队。第一事业部位于距成都700多公里的大巴山深处,四周是绵延的群山和贫瘠的乡村。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老一代航天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毅然来到这里,在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安营扎寨,几代航天人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建起了三线地区的航天产品生产基地。

2003年,厂区主体部分调迁到成都,但根据国防战略布局的需要,从事国家重点型号科研生产的一部分人必须留下来,与之相关的八百余名员工也就此留在了山沟里,组建成了第一事业部。从此,这里成了“中国航天最后的村庄”,留在山沟里的人们,被称作航天“八百壮士”。

正是这个散落在繁华之外的特殊群体,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对航天事业的崇高追求,持续秉承和发扬航天三线传统精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奉献和汗水深刻诠释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为祖国为航天事业书写了亮丽的一笔,同时也收获了他们独特而丰厚的人生。

彭清学是第一事业部首任部长。20岁进厂开始,和妻子一起已经在大山沟里奋斗了三十多年。2003年调迁时,组织上找到他,希望他能留下来。彭清学最终说服妻子,跟自己一起继续留在了山沟。他说:总要有人留下来坚守,总要有人留下来付出,既然组织上选择了自己,那就义无反顾的挑起这副担子!

事业部成立之初,就迎来了型号生产的高峰期。在抢干任务期间,总装车间人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箱体车间26名突击队员吃住在车间,连续加班一百多天,夏天作业温度高达四五十度,他们弯着腰,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服……正是这样一种拼搏精神,实现了某型号当年完成投产、当年抽检飞行试验成功,当年实现交付的辉煌成绩。十余年来,第一事业部先后圆满完成了国家多个重点型号的生产任务。

第一事业部的同志们,有80%成了结了婚的单身。大家常年与家人两地分居,照顾老人,教育子女都成了非常现实的问题,要是赶上任务忙,可能一年到头也不能跟家人团聚一次。

王蓉,是箱体车间的一名检验工。她刚刚生完孩子不到三个月,就恰逢某型号生产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生产时间节点,她不得不放下襁褓里的婴儿,走进深山,回到工作岗位,一干就是大半年。等到忙完任务回到家,站在客厅里的孩子却怯生生地叫了她一声:阿姨!一瞬间,这位年轻的母亲心头像被针扎一样的疼,她日夜牵挂的孩子竟然不认识自己,对孩子的思念和愧疚化作泪水夺眶而出……

在山沟里,让人难忘的事还有很多,大家不但要忍受与亲人分离的孤苦、克服型号科研生产中的困难,还要与自然灾害作斗争。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第一事业部震感强烈。按理说,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本能地会选择逃生。但是,在事业部职工眼里,这些产品是有生命的,是他们的孩子,甚至比他们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绝不允许产品受到任何伤害。在这在山崩地裂的生死关头,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回家取出自己的被褥,赶回现场精心呵护产品。地震过后,型号两总致电问候:“奋斗山沟彰显航天精神,地动山摇更显英雄本色”。

近几年来,第一事业部先后引进了200多名大学生。罗传光2006年从重点大学毕业,主动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山沟里工作。他说:“我不是高尚,也不是为了体验生活,更不是一时冲动,我只是觉得我们年轻人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标尺,有自己的感动和责任!”。李彩萍,2008年大学毕业,进厂不到三年就成长为七院最年轻型号测试指挥和厂里最年轻的劳动模范。就是这一批批年轻人的到来,使第一事业部越来越有活力,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已经快速成长为岗位上的标兵,山沟里的航天事业也有了更加坚韧的延续和传承。第一事业部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工人先锋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结语

多年来,第一事业部坚持以航天精神教育激励员工,通过组织新员工入职教育、型号出征承诺宣誓仪式、航天精神故事巡回演讲等活动,以不同形式持续开展航天精神教育。同时,还建成了航天传统精神教育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这也成为传承航天精神的重要载体,展示航天形象的重要窗口。

五十年风雨兼程撒播阳光和希望,在与时俱进的桨声灯影里,七院先后经历了三线建设、脱险调迁、调整改革和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的多个阶段,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到大,成长发展。是什么支撑航天七院人踏浪前行?正是一代又一代航天员工坚持不断传承航天精神,弘扬航天精神的结果。

责任神圣,使命庄严;花开花落,岁月流年。践行航天精神是每个航天人的终身追求,也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坚强保证。薪火相传的坚守与弘扬 ,必将为“续航天梦、筑强军梦、圆中国梦”书写下更加亮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