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弘扬家训文化 践行当代价值_专题_央视网(cctv.com)

百家经验

广东河源:弘扬家训文化 践行当代价值

先进事迹宣传报道 专题频道出品

近年来,河源市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工程来抓,深入挖掘家训文化,精心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传递崇德向善、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正能量,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市家庭暴力事件、邻里矛盾纠纷、社会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善行好人不断涌现,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大大提高。

广泛搜集,去芜存菁
河源市将开展家训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2013年,由市委宣传部联合媒体发起征稿活动,广泛发动全市干部群众搜集、报送各个姓氏家训。活动持续半年时间,共搜集到有关家训稿1000多篇,供稿人涵盖了作家、记者、公务员、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农民等,上有高龄老人,下有年少学生。同时,组织人员“走下去”了解掌握家训,走进祠堂、祖屋等地,查看姓氏族谱。河源有350多万人840个姓氏,经过报送、筛选、整理、认定等程序,最终确定了首批100多个姓氏的家训。这些家训,文体多样,有诗歌、散文、也有格言和俚语,或口口相传,或刊布族谱,或镌刻祠堂廊柱,或寓于花灯和民间艺术。许多家训历史悠久,千载流传。如连平忠信镇司前村大部分村民都姓吴,自祖上洪武年间落户至今600多年,世世代代都恪守着“吴氏家训”。

挖掘内涵,提炼精髓
“客家古邑家训长廊”在河源客家文化公园亮丽登场

专题举办客家古邑家训文化研讨会,组织市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整理出的各个姓氏家训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通过研讨,达成了“三个共识”:一是客家古邑家训积淀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家训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十德”,即是仁、义、礼、智、信、忠、孝、俭、和、廉。推崇仁爱原则,倡导厚德载物与人际和谐;重视人生观,强调个人在家庭人伦及社会关系中的作用;重视修身齐家,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如卓氏家训“爱国家,孝父母,友兄弟,睦宗族,崇祭扫,敬祖宗,训儿女,和邻里,端心术”。

二是家训凝聚了客家人文精神之灵魂。包括刻苦勤俭、崇文重教、热情好客、念祖思亲、爱国爱乡,等等。如夏氏家训“祭祖心诚,居安思源,重德重才,勤俭持家,教子学贤,敬业上进,爱国爱乡,和睦邻里”。

三是家训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要义。倡导“文明、和谐”,如“和乡邻,明礼让,务本业,端士品”;倡导“法治”,如“讲法律以警愚顽”、“训子弟以禁非为”、“联村组以弭(mi)盗源,解忧忿以重身命”;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忠国爱家园,敬祖尽孝道;立身德为首,礼义诚信高”,“礼节当知,职业当勤,节俭当崇”等等。

深入宣传,浸润人心
全市国税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以视频会形式召开

一是在市内主要媒体及网站开设“弘扬家训文化”专栏,在公共场所设置家训公益广告,形成全方位高密度的家训文化宣传。二是编创“古邑家训客家魂”文艺节目,以吟诵、舞蹈、竹板歌、山歌等艺术形式宣传家训文化,并深入基层巡回演出,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耳闻目染。三是编印10万册《客家古邑家训》读本,发至机关单位、学校、乡村、社区和家庭。四是制播电视专题片,在省、市电视台广泛播放。五是举办家训文化图片展,深入各社区、学校开展巡展活动。六是编写家训“十德”读本,利用机关单位、企业、社区和媒体“修心讲堂”平台,宣讲家训文化,引导文明修身。七是创作家训书法作品送进千家万户,制作家训匾牌悬挂在祠堂,已在全市建设近百个示范点。八是在市区客家文化公园内建设全国首个家训文化长廊,全国百名书法家书写百姓家训镌刻在百个腊石上,成为一个集诵家训、赏书法、观奇石的特色文化景点。此外,在龙川、紫金等县区建设了一批家训文化展示街区。

融入实践,外化于行
在光明书店,《论语》、《唐诗三百首》等国学经典书籍很热销

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传扬家训•崇尚十德•日行一善”文明修身活动,编发文明修身手册,倡导市民传家训、行“十德”,从点滴入手,从小事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转化为社会行为规范。一是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编发中小学生“传扬家训•崇尚十德•日行一善”文明实践手册,组织中小学生传扬家训,学校每天有倡议,学生每天有承诺、有行动、有感悟,并写好善行诺言记录。二是融入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广大家庭学家训、传家训、用家训,创建最美家庭。三是融入党风廉政教育,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扬廉政文化,劲吹“万绿清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

四是融入文明创建活动,将家训文化列入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的考核指标和测评体系;建立每周好人榜,涌现上百名全国、省、市级“身边好人”;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活动不断丰富,促进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升。五是融入乡村治理,把党的执政理念和家训文化结合起来,充实村规民约,推动民风转变,促进农村和谐,涌现了一批“十星级文明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