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实施多校划片。听说,实施多校划片后,学区房可能就白买了!那么,实施多校划片到底会给择校带来哪些变化呢?
与“多校划片”相对应的是“单校划片”,它们都属于“就近入学”招生机制的产物。2014年年初,教育部曾接连下发文件,要求采取单校划片或多校划片的方式,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并在19个重点大城市试点。根据要求,到2015年,重点大城市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
据小编了解,所谓的“单校划片”,就是为一所学校划定一个区域,只要户口在这个区域内同时符合房产规定的孩子都可以进入这所学校。
而“多校划片”就是为多个学校划定一个区域,户口在这个区域同时符合房产规定的孩子,入学时可以选择多个学校中的其中一所报名,如果该所学校报名人数没有超过其计划招生数,则照单全收,如果超过计划招生数,则采用电脑摇号的方式分配名额,未被摇中的学生将被就近安排到区域内其他还有招生计划的学校。
多校划片的思路就是放弃以前一个片区(含多个小区)对应一个学校的思路,改为一个片区对应多个学校,是就近入学机制下的一种改进。
这次,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这是教育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实施多校划片。
“多校划片”是为了应对“单校划片”产生的社会问题,它的初衷是为学区房降温。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观察,从之前的实践看,有些地区的学区房价格的确有所回落,政策收到了一定效果。
而站在学生家长择校的角度讲,实行“多校划片”学区化入学也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实行“多校划片”之后,家长可以根据离家远近、学校特色等来选择学校,把学生入学从“一对一”变成“一对多”,最终能入读哪所学校由唯一答案变成多种可能。
一旦有了选择权,可能家长就不会舍近求远去跨区择校了。因为即使家长购买了某优质学校的学区房,也不一定能保证读得了这所学校,能否入读,最终可能要由“电脑派位”来说了算。
再从长远的教育均衡发展角度来讲,“多校划片”学区化管理之后,学区内的几所学校可以整合资源,实现师资流动、优势互补,并且可以发展学区特色,慢慢的,学校之间的差距就没那么大了,也就没有名校与普通学校之分了。
但是,小编要强调的是,这些变化的前提是教育真正均衡发展,且淡化家长对小学固有的等级观念,否则,热门的终归是热门的,大家还是会想尽办法往热门名校挤。因为学区与学区间的办学质量差异不缩小的话,纵使实行多校划片入学,还是难以从根本上缓解择校热。
所以,变“单校划片”为“多校划片”不只是形式变而已,而真正是要有缓解择校热的内涵。只有改善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局面,给予孩子一个公平的教育资源,才能够打消部分人投机取巧的心理,让家长在孩子入学的问题上回归理性,不再一味“拼房”。
均衡义务教育资源,解决择校问题不会一蹴而就,但“多校划片”毕竟体现了教育部门整治“择校热”的决心,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积极意义。相信只要保证其操作的可信度、透明度和公平度,同时与“名校大学区”的措施并举,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平等、优质的教育必不会太远。
本文综述自:
教育部:择校热门地区实施多校划片 新华网 2016-02-20
推进“多校划片”必须有配套措施 新京报 2015-12-12
“多校划片”是方向 学区房优势或减弱 南京日报 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