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公共服务“为公”靠什么?(2009年8月26日)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6:4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点击视频回顾 

主持人 董倩:欢迎收看《新闻1+1》。如果我们说要考察一个公交车上的驾驶员还有售票员的业绩,应该怎么考核呢?是考察他们每天的工作量还是考察工作的质量?即将在9月1日实施的《重庆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这个《办法》规定:以后对驾乘人员要进行安全服务质量的考核,而不是经营效益的考核。那么接下来我们首先就看一下,这样一个《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解说:这几张事故的照片是重庆市2006年10月1日发生的一起特大事故。这辆满载乘客的7字头公交冲出桥栏坠落,造成30死20伤的惨剧。有网友曾经在网上这样写道:因为公交车很多线路都与效益挂钩,没有效益就没有工资,驾乘人员不得不赖站、开快车、抢客。面对血的教训,这种危险驾驶的情况在重庆很快就可以有所缓解,因为重庆市下个月1日即将开始实施的《重庆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中就有针对此弊端所做的改革。“对于驾乘人员实施安全服务质量考核,不得对驾乘人员实行经营效益考核”,这是重庆市9月1日将开始实施的《重庆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中备受关注的一条内容。

昨天重庆市运管局就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对其中一些细节进行解读。根据运管局负责人介绍,之所以变效益考核为安全服务考核,是因为从前对驾乘人员的考核都是以收益为主要指标,使得经常发生随意上下客、滞站满客、争道抢道等违规行为。这是两年前央视拍摄的重庆7字头公交车超速载客的镜头,可以看到乘坐这样的公交车确实让人惊心动魄,而当时不仅仅是运行情况出现这样的乱象,重庆公交的归属也呈现了多头管理,当时分为国有、私营、合资等等,刚刚看到的7字头公交车当时绝大部分就是个体经营。由于管理上不统一,超载甩客,甚至交通事故都有时发生,直到今年6月,重庆民营公交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最后的387辆7字头公交车交由重庆市公交集团管理,而此次出台的《重庆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是自今年6月以来,又一次公交客运的调整举措。

主持人:王教授您看我们说重庆公交汽车以后不再对驾乘人员进行经营效益的考核,要考核什么呢?安全服务质量。什么是安全服务质量?他为了考核,考核出什么东西来?

特约评论员 王锡锌:通常来说,我们看公共交通的安全服务,首先是安全,然后才谈到舒适、便捷的服务。安全,其实首先包括车况,比如有的车在重庆也发生过,开着突然冒烟了,自燃了。车况,比如车的老化等等问题,还包括车的设备,一些必要的消防安全等等设备,这是一个。另外,当车跑起来以后,是否按照交通规则行驶?比如说有的公交为了多拉客,多拉快跑,可能就随意超速、超载等等的情形,所以安全的问题,主要无非是静态的车况和动态的车的运行安全。

主持人:那是不是在追求经营效益的同时,就有可能把安全问题抛到一边去了?

王锡锌:从一般的情形来看,对于经济效益过分的追求可能会将安全放到第二位,甚至是更靠后的位置。比如说为了多拉客,那么这时候可能超载、超速,因为有的时候要超过前面的公交车进行恶性的竞争,有的时候随意地上下客也会带来安全的问题。

主持人:从这一点来说,安全和效益有的时候就是矛盾的。我们来看《管理办法》为什么在9月1日即将实施,为什么这个时候出台,您说多少跟重庆市正在进行的打黑有没有关系?

王锡锌: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次对客运市场的整顿以及《公交客运管理办法》的出台,应该说体现了前段时间打黑的成果。

主持人:我们知道黎强正是在黑势力的名单上。

王锡锌:他自己下面就有一个渝强公司,渝强公司曾经拥有遍及全重庆大概一百条公交线路。你想想一个黑社会老大用企业化的方式来运作,怎么能够不考虑多赚钱呢?一定会多拉快跑,多赚钱。

主持人:王教授您看,黎强作为一个黑社会的头目被除掉了,民营公交也已经从市面上消失了,已经清除了,把土壤培育好了,这样的土壤上对于这样的《管理办法》能不能很好地实施下去?

王锡锌:应当肯定重庆市这次出台的《公交客运管理办法》,这里肯定性的要求,也就是必须对安全服务的质量进行考核。

主持人:就是安全第一。

王锡锌:对,安全第一。然后有一个禁止性的规定,不得再去考核别人的经营效益了。这样的做法体现了对安全的高度关注,对公共服务产品安全性方面的一种强调。

主持人:那能不能说它回归到了公共产品应当的属性上去了?

王锡锌:从理念上来说,也许它体现了将公共交通部分回归到公共产品的属性,属于一个公共事业由政府来做。但是政府为了让这样的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回到公共性,到底应该做什么?在重庆我们可以看到有其它措施,但这里这次最吸引人眼球的是非常具体的、微观的一些管理规定,应该考核什么?不应该考核什么?而且让公交公司企业去考核员工。

主持人:那政府有没有权力这么做?

王锡锌:如果说从政府直接的管理来看,今天强调的是政企分开了。政府要求公交公司对员工进行考核管理的时候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可能在法律上,还是存在一些争议的。因为毕竟一个企业要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只要在企业相关法律框架内来进行,应该是合法的。另外一方面,就算政府这么要求了,是不是能够做到?这恐怕是一个问题。

主持人:说到这儿,我们从重庆方面了解到的消息,通过我们记者了解到的消息,好像重庆公交对这样的《管理办法》也是有自己的看法。

王锡锌:有自己的看法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公交公司现在基本上无论是国营的还是以前民营的,都是按企业化的模式来操作的,企业化当然要关注效益。政府现在要考虑安全、公共服务的品质,这些是没有错的,但关键是要如何进行有效到位的管理?比如在这里,假如公交公司还是一个企业,我就要关注效益,没有效益我存在不下去。如果你现在不让我考核驾乘人员的效益了,我表面上可以不考核,但我隐性的还要去考核,这是第一。第二,如果说你以后效益跟企业经营的结果都脱钩,那么公交公司有可能变成一个大锅饭,大家干多干少都一样,如果这样,我们的安全、公共服务的品质可能也不一定上得去,因为我可能让你等公交等上半天,我在路上现在要关注安全,我跑得慢一点,我一累就说要休息,让你等上半天。
主持人:其实公交企业来说,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关注自己的利润,但另一方面又要完成公共服务,这两方面的矛盾总是存在的。接下来我们就不妨关注一下,前两天发生在西安公交的一条新闻。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