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公开不能“躲猫猫”(2009.2.20)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6:3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点击回顾视频 

看守所内玩躲猫猫撞墙致死,躲猫猫成网络流行语,为满足社会公众知情权,当地政府邀请网友参与调查。调查团能否揭开事件真相?从“俯卧撑”到“躲猫猫”折射出怎样的执政进步?这个事件还能给我们哪些启示?《新闻1+1》正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王跃军):

您好,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1+1》。

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在北方往往是叫做藏猫猫,在南方通常是称之为躲猫猫。最近“躲猫猫”这个词在网络上流行开来,主要原因就是云南一个青年死在了看守所,而公安的解释是这名青年是和室友在放风的时候,玩躲猫猫这个游戏,一头撞到墙上撞死的。对于警方的这个解释,网民提出了广泛的质疑。随后这个事件又再起波澜,云南方面有关部门组织了一个调查团,对这个事件进行调查,而且这个调查团的成员很多都是普通的网民,普通网民要参与到对警方事件的调查可以说是件新鲜事,大家也非常地关注,而且说法不一。今天我们特别请到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教授王锡锌,来和大家一起探讨。王教授您好。

王锡锌(特邀观察员):

你好。

主持人:

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看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警方解释这个青年在看守所是玩躲猫猫游戏撞死的,大家关注了。

随后大家更为关注就是对这一事件的调查让普通网民参与进来,怎么看待一浪高过一浪的这种关注?

王锡锌:

正如您刚才说到的,躲猫猫本来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娱乐性很强的,主要由儿童来参与的游戏,现在居然有一个成年人,居然在看守所里面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还躲出了人命,警方这样的解释当然会引起一些质疑。面对这样的质疑,我觉得政府应该是坦然面对,不要对真相躲猫猫,不要对民众躲猫猫,正如我们现在已经看到的,云南省委做出的这种反应也好,他们敢于去面对真相,不与民众躲猫猫,我相信真相就不会躲多久。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躲猫猫”的事件以及相关调查的情况。

王英武,平安保险寿险推销员。李宁,昆明扬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吉布,昆明信息港编辑。

这些人年龄不同,职业各异,但如今,他们却因一起轰动全国的案件走到了一起,他们共同的身份是“躲猫猫”事件调查委员会委员。

今天上午,“躲猫猫”调查团到达事发地——晋宁县公安局后,向警方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要求看守所警方还原事件经过。第二,察看当天的监控录像。第三,与目击者对话。

下午两点五十分,调查委员会在晋宁县召开情况通报会,向媒体通报了在看守所的所见所闻,并接受了记者的提问。

漫画是轻松诙谐的,但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谈笑声中,“躲猫猫”背后搭载的却是一个生命的悲剧。

1月30号,24岁的云南玉溪男子李乔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2月8号受伤住院,4天后被医院宣告,因“重度颅脑损伤”不治身亡。

对于死因,晋宁县公安机关给出的答案是李乔明与同监室的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上墙壁而导致的。晋宁警方的表态顿时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继而成为舆论争议的焦点,不少人认为玩躲猫猫致死的说法太站不住脚,更有网友调侃到,“珍爱生命,不躲猫猫”。

就在“躲猫猫”一词迅速蹿红于网络,而相关部门并未立即做出回应的情况下,昨天下午两点,云南的一些QQ群上突然出现了一则落款为“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的公告,公告中写到,为满足社会公众的知情权,省委宣传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调查委员会,于2月20号上午前往昆明市晋宁县具体事发地,对“躲猫猫”舆论事件真相进行调查。现面向社会征集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4名,作为调查委员会成员参与调查。

随即,这份来自官方,征集网民参与“躲猫猫”事件真相调查的公告被迅速传播,各大网站、QQ群等新媒体也以最快的速度复制粘贴着这份公告。

与此同时,来自社会各界的报名电话异常踊跃,从下午两点到八点六个小时的时间里,共有500多人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了报名。云南省委宣传部从报名人员中随机进行了选择,组成了“躲猫猫”事件调查委员会。

同时,宣布网友调查会不断在网上进行实时播报,报道事情进展。

对于此次公开征集网民参与调查,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从来没有过的第一次,以后对于涉及云南省形象以及政府有关的新闻事件,如果需要的话,依然会考虑采用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用他们的话来说,窗户打开了就不准备关上,更不准备关死。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