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打造林沙产业链条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4: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12月11日播出):

    2000年以前,鄂尔多斯曾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几十年来,当地生态始终没有走出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但现在,通过向沙地要效益的办法,鄂尔多斯在整体上已经遏制了生态继续恶化的趋势,并呈现局部好转的势头。

2000年以前,鄂尔多斯曾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市牲畜头数却从散养的615万头增加到圈养的1500万头。

现在,通过向沙地要效益的办法,鄂尔多斯在整体上已经遏制了生态继续恶化的趋势,并呈现局部好转的势头。

    几年来,通过实行以草定畜、禁牧休牧、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生态建设政策,鄂尔多斯草场上的羊少了,植被恢复了,但全市牲畜头数却从散养的615万头增加到圈养的1500万头。除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外,鄂尔多斯市还划分了生态恢复区、限制发展区和优化发展区。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将有40多万农牧民迁移出生态脆弱地区,为生态的自然修复和农牧区的发展提供空间。

    近几年,当地治沙大户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政府大力支持。民间的治沙联合体也越来越多。据了解,在治沙的产业链中,种植的沙柳可以用作生物质电厂和刨花板厂的原料,杨柴可以加工成优质饲料,沙棘可用来生产高附加值的保健品、调味品。专家认为,只有将沙生植物变成效益,治沙人才有积极性,防沙治沙行动才会有持久生命力。目前,一些治沙人已经开始将种植的沙生植物加工成优质饲料;将沙柳、柠条等用作生物质电厂的发电原料,向沙地要效益。

    绿色、环保、可再生、可持续,鄂尔多斯生态恶化的趋势已从整体上扭转,荒漠和沙地开始显现出生机和活力。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他们转变生产方式、转变治沙理念,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是分不开的。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