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长征的珍贵见证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4:1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伟大壮举 光辉历程》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自10月16日在军事博物馆揭幕以来,这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纪念长征展览每天都吸引着很多观众前来参观。今天《焦点访谈》特邀主持人崔永元向大家介绍展览上展出的一些珍贵文物情况。

    据悉,这次展览一共征集了400多件文物,其中58件是第一次和观众见面。这些文物既见证了红军成长的历史、红军长征的历史,也见证着军民鱼水情谊史、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史。

    在展览中,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真实的物品,如当年老百姓帮助红军渡江用的渔船、朱德和夫人康克清省吃俭用留下来的银元、红军们过草地时穿过的棉背心、陈庚使用的手枪等等,这一件件物品都记录着老百姓对红军的拥护与支持,也勾起了许多健在老红军的记忆。

    参观者在观看这些文物的同时也解读了历史,红军官兵与群众生死相依,为了救国救民,不惜付出一切牺牲,最终谱写出了长征胜利的光辉篇章。

    许多参观者参观过展览后,都颇受震撼,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据悉,本次主题展览将于11月24日结束。

  [详细内容]

  演播室主持人崔永元:今天由我来主持这个节目,是因为节目组看中了我现在正在带一支普通人组成的队伍在重走长征路。今天《焦点访谈》继续给大家介绍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展览。这次展览一共征集了400件文物,其中有58件是第一次和观众见面,这些文物见证了了红军长征的历史,也见证了红军成长的历史,现在让我们一起边走边看,边看边谈。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条木船,就是当时红军出发的时候,在于都集结以后,渡于都河的时候用的船。这条船当时是排列在河上,然后用这些门板搭在上面,搭起了一座浮桥。因为当时有国民党的飞机侦查和轰炸,所以这些船都是傍晚的时候搭起来,到凌晨的时候,天快亮的时候再把它拆散。红军渡河这么长时间,国民党飞机都没有发现,说明当时我们长征的时候,虽然是一次被迫的转移,但是整个部队是非常有秩序的,也能看出当时的老百姓有多么支持红军,因为这些船都是他们在于都河上打渔用的船。

  解说:这次展览展出的这条船是今年6月27日打捞出来的,当时这条船被淹没在江西省于都县于都河河床上的淤沙中。

  李明荣 老船工后代:这条船挖起后,当年我们的父母亲捕鱼,就是用这样的船捕鱼的。

  记者:只是在当时那个年代才有这样形状的船?

  李明荣:对。

  解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军民雨水情谊史,一部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史。红军长征的漫漫征途,始终凝结着群众对红军的深情厚谊。这条长征出发时红军使用的渡船,就是军民情意的深度写照。

  1934年10月中下旬,中央红军8万多人准备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长征路。闻讯后,于都的百姓都自发地送来小船、木板等架设浮桥所需的物品。前来参观的于都籍老红军杨思禄一看到这条船,便立刻想起了当年离别家乡的情景。

  杨思禄老红军:第一天就是我们走的。

  记者:第一天就是你们从桥上渡过了?

  杨思禄:对。于都浮桥是有五个浮桥,五个浮桥就靠于都县的老百姓用木头,甚至老百姓有的寿木、棺材都拿来搭浮桥去了,所以于都对长征的贡献是很大的。

  张文老红军:那时候就是我们需要老百姓帮忙,老百姓什么都干,我们打仗的时候,老百姓给我们抬担架、送干粮,什么都干。为什么现在我一心想着鱼池不离,鱼跟水离开了就不行了。

  江西省于都县参观团成员: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解说:红军在艰苦而漫长的征途中得到了沿途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而每到一处,红军战士也都千方百计地帮助群众。临别时他们时常把身上仅有的物品留给当地的百姓。70多年后,这些物品就成为当年军民情谊的见证。

  主持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盏马灯,可能觉得不太起眼,但是这个都是进口的马灯,在当时算是很高级的东西。当时那些村庄都非常穷,老百姓都是用松树明子,用木柴,用这个照亮。红军借住在他们家里,临走的时候,有的时候就把这个马灯送给当地的老百姓,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礼物。所以沿途除了这些红军纪念馆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老百姓家里也看到了四盏,他们到现在还在保留着。

  解说: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是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军民间的深情厚意使红军力量在艰苦的条件下,不但得以保存,而且发展壮大。在参观展览的人群中记者注意到,有一个人一直凝视着展柜里的一台发电机。这位名叫谢林贵的观众告诉记者,他的伯父原来是一名矿工,红军开始长征后,他自告奋勇,专门为红军背这种重达一百多斤的发电机。

  谢林贵老红军后代:他说你们不知道,因为这个发电机丢掉了很多性命。

  记者:很多战士因为背它牺牲了。

  谢林贵:对,在路上的、过雪山、过草地,还有打仗、行军,丢掉了很多性命。

  记者:说明这种发动机也是非常珍贵了。

  谢林贵:他说你不懂,这可是我们毛主席党中央的眼睛和耳朵,发报机、收报机都要靠发电机。

  解说: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在艰苦卓越的环境下同甘共苦、团结一致,官兵们每人每天只有5分钱的伙食费。钱这么少,他们还精打细算,省下来的钱不论职务高低,大家一律平分。红军官兵把这种伙食结余称作“伙食尾子”。这三枚银元就是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在长征途中分到的“伙食尾子”。

  高玉林军事博物馆编研处编辑: 在1934年底,为了庆祝元旦佳节,红军每人把当月的伙食费就是结余,发给个人,每人发了5毛钱。1935年1月份,红军占领遵义以后,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为了庆祝这次会议的召开,每人发给了5毛钱,同年6月份,又进行了一次结余伙食费,又发了5毛钱,这样整个半年下来,朱德和康克清同志每人分得一块五毛钱,两人加在一起就是三元钱整。

  即使在全国解放后,朱德和康克清夫妇也一直珍藏着这三枚银元,他们觉得这三枚银元是红军官兵同甘共苦最好的历史见证。

  刘月生老红军:最高的领导到最低的战士,我跟你讲,都是同生死共患难,一样困难,都那么困难。

  主持人: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块是草地,很多老红军跟我们回忆说,过草地的时候非战斗减员最多,牺牲的战友最多,红军战士组织了担架队,他们要抬着生病的和受伤的战友过草地,不丢下他们。很多人就没有抬出草地,抬担架的人自己都牺牲了。后来红军的伤病员就决定不连累自己的战友们,他们用了什么方式呢?他们把这些草地的上野草揪下来,盖到自己的身上,盖到自己的脸上,让战友以为自己牺牲了,不再救护,这样的事件发生了很多很多,很多老红军现在跟我们回忆起来还是非常非常的激动。

  刘月生:有的盖着草,有的盖着树叶,到那儿你看到这些不难受吗?我们走一路,看着这些都掉泪啊!

  解说: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使征途充满了艰辛,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一次次向生命极限的挑战,红军战士始终怀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勇于牺牲,敢于胜利,一往无前。当年红军过的水草地几乎都是沼泽地,地上全是淤泥,深不见底。

  记者:您看到过战士陷进去吗?

  罗应怀老红军:看到过,一起走的,烂草的地方陷进去了,我都陷进去了,救过人。

  记者:您都陷进去了?

  罗应怀:是。

  记者:陷到什么程度?

  罗应怀:骑的马也陷进去了,旁边有人拿个绳子把我拉过来了。

  记者:用绳子把您拉出来了,马就没了?

  罗应怀:嗯。

  解说:红军战士总是把方便和生的希望让给同志,把困难和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这件棉背心是红军过雪山的时候,一位连指导员脱给受伤的战士御寒用的。棉背心旁边的这件雨布同样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行军途中,战士汪立发双腿不幸负伤,无法行走。

  李静军事博物馆编研处编辑:为了不拖累战友,他曾主动提出把自己留在行军路上,但战友们坚决不肯留下他,硬是把他抬进了草地。

  解说:草地的气候变化无常,一天傍晚突然下起了暴雨,部队的后勤部长巡查时发现汪立发的伤势,立刻脱下自己的雨布遮住了汪立发的双腿。后来在战友们的精心照料下,汪立发终于顺利地走出了草地。

  李静:当他正准备把这块为他遮风挡雨的雨布还给这位部长的时候,他知道了一个噩耗,这位部长已经牺牲在草地里面,他没有走出草地。从此汪立发就把这件雨衣作为一件珍贵的纪念品,后来建馆以后把这件雨衣捐献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把它作为一种在长征途中,官兵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同甘共苦的一种历史见证。

  解说:展览还展出了红军带到陕北的唯一一门山炮、朱德使用的望远镜、陈赓使用的手枪等等。参观者在观看这些文物的同时,也解读了历史。红军官兵联系群众、生死相依、同心同德、顾全大局,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他们最终谱写出了长征胜利的光辉篇章。

  观众:我拍下来以后,把它做成盘,再把它洗出来扩大。

  观众:很深、很真切地教育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红军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对我们很震撼很震撼。

  观众:伟大壮举,光辉历程,浩气长存,激励后人,继往开来,中华飞腾。

  演播室主持人崔永元:观众朋友们,我们看到了这些经历了70年苍桑岁月和战火洗礼的文物,感受到了红军的艰辛,感受到了长征的伟大,我们看到了过去,当然也能透过过去看到未来。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