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难忘的峥嵘岁月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4:0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伟大壮举 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大型主题展览在军博开展后,吸引了众多观众。一些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也赶到了现场。尽管都已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但往日的经历依然清晰地留在老人们的记忆中。在现场他们将一个个长征中发生的故事讲给周围观众听。倾听老红军们的回忆,许多观众再一次被红军战士视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长征精神所感动。

  

    




96岁的老红军方强18岁参军,1934年跟随红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在这次展览上,他触景生情,为大家唱起了《红军歌》。现已88岁的张文老人13岁参加红军,随红四方面军从江西走到了陕北,行军途中张文和战友们到处书写标语鼓舞斗志、瓦解敌军。当她看到展览上陈列的长征标语时,也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当时的情景。

  

    长征中,国民党统治集团纠集数十万大军企图置红军于死地。然而,英勇的红军以惊人的毅力、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打破了优势敌军穷凶极恶的围追堵截。许多老人对当年战斗的残酷历历在目。

  

    爬雪山、过草地,红军克服了种种考验人类生存极限的恶劣环境。先后翻阅大小雪山20余座。红军指战员物资供应极其匮乏,甚至连生存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饥肠辘辘的红军官兵,不得不以野菜、草根、皮带充饥。展览中,《雪山忠魂》的雕塑吸引了许多观众,它描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兵站部吴部长率部翻阅党岭山时,发现许多战友的遗体被埋在雪里。有一支胳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他们掰开这只手一看,里面是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正式党员,1933年入党。”刘志海临死前念念不忘的是交上党费。

  

    [详细内容]

  

    翟树杰: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收看《焦点访谈》。7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36年的10月22号,红一、红二和红四方面军这三大主力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25000里长征后,在甘肃会宁全部会师,25000里长征胜利结束。

  

    有人说长征是一段神话,长流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引无数的百姓今日重读25000里。走进北京军事博物馆正在举行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去听那些还健在的长征亲历者,那些八九十岁的老红军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岂不是我们重读这段神话的最好机会。

  

    张文老红军:那不是我吗?

  

    记者:哪个是您?

  

    张文:左手第二个。

  

    记者:第一排这个吗?

  

    张文:这个,那个人是邓大姐,邓颖超。

  

    这位已是88岁高龄的老红军名叫张文,在展览上她看到了一幅自己以前和部分女红军的合影,非常激动。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真实生动的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和光辉历程。70年后,当年浴血奋战的长征亲历者们都已是八九十岁的老人,尽管岁月流逝,但往事的经历依然清晰的留在他们的记忆之中。

  

    现年已96岁的老红军方强,18岁参加红军,1934年跟随红军一方面军开始长征,在这次展览上他触景生情,为大家唱起了他常唱的《红军歌》。

  

    方强老红军:《红军歌》,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全国人民。

  

    老红军张文出生在重庆市的潼南县,她13岁参加红军,随红四方面军从江西走到了陕北,行军途中为鼓舞斗志、瓦解敌军,她到处书写标语,当她看到展览上陈列的长征标语时,立刻想起了当时的情景。

  

    老红军张文:在四川的时候,我们刻的那个标语叫“赤化全川”。

  

    记者:在这儿,您看,看见没有,上面那个。

  

    张文:“赤化全川”标语上那两边都是大山,就刻的那字到现在都还有。

  

    记者:这回就是跟着那个拍的。

  

    张文:很高很高,谁也上不去,刻这字很不容易的。

  

    记者:说是红军标语之王写得最大的一个。

  

    张文:到现在都还有。

  

    红军长征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中国光明与黑暗两种势力殊死搏斗的过程,当时国民党统治集团纠集数十万大军,采用各种手段对革命力量进行血腥镇压,对于这段历史,今年已是90高龄的刘月生老人记忆犹新。

  

    刘月生,湖南茶陵人,14岁参加红军,跟随红二军团经历了长征的全过程,他向记者追忆起了他的叔伯哥哥牺牲的情形。

  

    老红军刘月生:我给你讲,参军的来讲,有我一个,还有一个叔伯哥哥,我那个叔伯哥哥已经是到红军里面当了司务长,以后红军撤出了我们县,他回到原来的地方,国民党反动派把他抓去了,身上浇上煤油,把他烧死了。

  

    然而英勇的红军以惊人的毅力、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打破了优势敌军穷凶极恶的围追堵截。

  

    今年92岁的罗应怀13岁参加红军,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在战斗中他出生入死,曾先后十几次负伤。

  

    记者:这是哪个战役?

  

    罗应怀:嘉陵江。

  

    官兵:突破嘉陵江东岸的时候,他这个左手跟这个手同时负伤。

  

    记者:那会儿您19岁?

  

    罗应怀:嗯,我那个腿后来抗战打断的。

  

    记者:脸上这一块弹片。

  

    刘月生:这个是六零炮弹打的。

  

    记者:手上还有。

  

    刘月生:这个手上是飞机炸弹炸的。

  

    记者:也是在长征期间?

  

    刘月生:长征期间。你看从这里,这一块儿,从这里进去,从这里开刀出来的弹片。

  

    记者:这是在哪一段留下来的?

  

    刘月生:湖南的高粱坪,不管是锯腿、锯胳膊,在长征里面负了伤要开到的话,做手术全是没有麻药,咬牙。

  

    1935年6月,红军达到雪山脚下开始了征服人类生存极限的斗争,翻越了夹金山、梦笔山、打鼓山等21座雪山,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山上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并时常有狂风暴雪。经过长途跋涉和一路作战,已经疲惫不堪的红军指战员物资供应及其匮乏,甚至连生存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要翻越这样的雪山,可以说是一场严峻的生死考验。

  

    张文:我们没有穿的,也没有雨衣,下了雨衣服湿了以后,在身上溻干了又穿,行军又走。

  

    刘月生:有这个我跟你讲,你要是雪山草地有这个,过雪山过草地要是有这么个穿上,那还顶大事,我跟你讲都是穿着单衣,单衣还不是军衣,有的有军衣,有的就是老百姓的衣服穿上,长袍就去一截,现在像你们穿这么漂亮,毛主席也穿不上,朱总司令都穿不上你们那么好的衣服。

  

    饥肠辘辘的红军官兵不得不以野菜、草根、皮带充饥。这是挖野菜、割皮带的刀具,这是煮野菜用的茶缸,这根皮带是发给红军战士肖朝中的战利品,过草地时吃掉了一截,剩下的半截成为永恒的纪念。

  

    刘月生:怎么会吃皮带呢?过草地的时候,每个人备了一块生牛皮没有硝过,生牛皮或者是生羊皮,把这个生牛皮、生羊皮做成斗笠,这是一个,再有一个,因为穿得很少,就在腰围个皮带,把生牛皮、生羊皮做成皮带,做成腰带,还有的没有草鞋,都是打赤脚走,走雪山草地,这些在脚上做草鞋,到了最后没有吃的时候,把这些都吃了:烧着吃,烧着吃,煮着吃。

  

    在与恶劣的环境抗争的过程中,红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行军途中不断有人倒下,长眠在雪山草地之中。

  

    罗应怀:没有吃的,没有力,走不动,吃草,前面的部队把草全部吃了,后面的部队就没有,我们在后面,看到了牺牲的人,也没有地方埋,都躺在那里,几百几百的死啊。

  

    刘月生:进去草地一个礼拜,我们两边躺着的全是同志的尸体,因为缺粮走不出来,没有吃的,饿死了,有的盖着草,有的盖着树叶,到那儿你看着这些不难受吗,我们走一路看到这些都掉泪。

  

    这座名为“雪山忠魂”的雕塑描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兵战部吴部长率部翻越党岭山时,发现许多战友的遗体被埋在雪里,有一只胳膊伸出雪堆,拳头紧握,他们掰开这只手一看,里面是党证和一块银元,党证上写着刘志海,中共政治党员,1933年入党,刘志海临死前,念念不忘的是交上党费。

  

    刘月生:这个军队里面,当时很多里面的共产党员,我跟你讲,当他自己已经活不成了,我身上还有钱,就是说拿到它交党费,一点也不奇怪,当时红军的共产党员来讲,都能做到。

  

    记者:什么东西能支撑他有这么强的信念?

  

    刘月生:作为共产党员可真是起作用,那要带头冲锋陷阵,我们连长是个共产党员,我们连长经常过去打仗,就是一句话:“跟我来”,你别看那个电视上说的“跟我来”是真的,不是假的。

  

    观众:老一辈给我们打下的江山,我们来享福,他们这一辈流血牺牲挣来的幸福,我们太激动了。

  

    观众:很受教育的,人民今天这个幸福生活是不容易来的。

  

    观众:到我们这一代人要好好珍惜,我们要好好地教育下一代。

  

    翟树杰:能亲耳聆听这些长征亲历者的讲述,应该说是一件幸事,所以在记者采访这些老红军的时候,老人走到哪里,一大群的观众就跟到哪里,讲到动情处,讲的人和听的人都流下了眼泪。长征已经过去了70年,那么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让他穿越了几十年的风霜,依然震撼着今天的人们?应该说是永恒的长征精神,今天我们中华民族正在进行民族复兴的新的长征,在新的长征的征途上这种精神更加珍贵。

  

    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