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缩水的湿地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3:5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进入论坛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重要生态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近年,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和法规对湿地加以保护,然而在黑龙江省抚远、同江境内的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这里的湿地却不断遭到人为破坏,大片湿地被开垦成耕地。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东北端面积最大的低地高寒湿地。记者在保护区却看到许多成片的耕地,地里种的大豆已经发芽。沿着拖拉机辙印,记者在保护区的核心区看到一片湿地正在被人开垦,面积在80公顷左右,约1200亩。一道道排水渠把湿地内的水不断排出,剩余的湿地由于缺水正在逐渐干涸。

  

    



三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一名副局长称,这些耕地是在保护区建立前被开垦出来的,而记者在随后的调查采访过程中却发现事实并不如此。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1994年设立的,而在一份三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文件上显示,从1998年到2004年,一个叫董万波的人雇人把2000多亩湿地开垦成耕地。2005年董万波涉嫌非法开垦湿地被抚远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一名垦荒农民告诉记者,就在取保候审期间的2006年4月,董万波又将一些湿地以生荒地名义出租、出售给附近农民。2005年,佳木斯市审计局在进行林业专项资金审计时发现,三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两名原局领导利用职务之便参与非法开垦湿地4047公顷,并以个人的名义参与经营。

  

    【详细内容】

  

    演播室主持人 方静: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肾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自然不用多说,现在很多地方还专门开了养肾、护肾的项目。如果说到地球的肾,您知道是什么吗?它就是湿地。这个词有些人可能不太熟悉,实际上河流、湖泊、沼泽等地都是湿地。它具有含氧水源、调节气候等等重要的生态作用,所以被誉为“地球之肾”。

  

    近年来,我国专门为一些重要的湿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同江市境内的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有这么一片湿地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的名录。但是近几年,这里却遭到了破坏,湿地正在一片片地消失。

  

    记者:

  

    我们这艘快艇现在是行驶在乌苏里江上。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界江,河的东岸就是俄罗斯的国土,而河的西边就是三江自然保护区。我们一路上看到保护区内有很多天然的柳树林、白桦林和很多天然的草地、湿甸等,和江水交相辉映非常漂亮。

  

    解说:

  

    乌苏里江边的这片湿地上,是我国东北端面积最大低地高寒湿地。它由黑龙江、乌苏里江水系交织而成,湖泊、岛屿星罗棋布,荒草、沼泽一望无际。这片湿地不仅风景优美,也对东北地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它还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季东方白冠、丹顶鹤等珍惜鸟类都会在此处繁衍栖息。

  

    记者:

  

    这是什么声?

  

    李永洪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清管理站站长:

  

    我们今天能听到这种鸟叫声,这是啄木鸟在树上啄虫子的声音,非常明显。

  

    解说:

  

    我们在保护区内,听鸟叫的好心情很快被随之而来看到的景象所破坏了。我们沿着抚远县海清乡的海四路,在自然保护区里转了一大圈,奇怪的是说是湿地自然保护区,我们一路上看到的却是连绵不断的耕地,耕地上种植着已经发芽的大豆苗,很少有大片湿地。

  

    郑志刚 三江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咱们这个三江自然保护区在建立的时候,在这个实验区里头已经存在着当地居民的附近村屯的一些耕地。

  

    解说:

  

    为了保护好这片珍贵的湿地,1994年这里就成立了三江自然保护区,并且依照距离乌苏里江的远近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按照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核心区和缓冲区内的耕种活动必须停止。在实验区内,只能在原有的耕种上进行耕种,这三个区域内都严禁在保护区内新开垦荒地。

  

    东北的黑土地非常肥沃,过去一段时间当地政府鼓励开荒,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而随着生态意识的逐渐提高,1998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决定,全面停止了黑龙江境内开垦湿地的行为。2003年,黑龙江又颁布了《黑龙江湿地保护条例》,以法规的形式进一步禁止在湿地内开荒。

  

    郑副局长说位于实验区内的这些耕地是建区之前就存在的。然而一位知情者告诉我们,1998年他来到这里开荒,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原始状态。

  

    知情人:

  

    满地都是草、树,另外挖一些地上有这么深的水,能捡到野鸡蛋,能看到野鸡,还有狍子领着小狍崽儿。

  

    解说:

  

    然而从1998年到2004年,一个叫董万波的开荒者雇佣他,把海清乡永湾村附近150公顷,也就是2000多亩的湿地开垦成了耕地,而一直到现在保护区内的开垦活动也没有停止。

  

    知情人:

  

    一看这就是新开垦的,它和熟地是不一样的,它这有很大的伐块。这就是伐块。

  

    记者:

  

    这个伐块是什么抄起来的呢?

  

    知情人:

  

    这就是用机械,用旋耕机旋起来的,旋起来之后就可以种地了。它熟地没有这种伐块。

  

    解说:

  

    董万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为什么能够持续这么多年违法开荒呢?我们试图联系采访董万波,而他始终没有接听我们的电话。

  

    而保护区管理局随后证实了董万波的开荒行为。他是黑龙江集贤县人,涉嫌从1994年开始在保护区内开垦荒地。

  

    李永洪:

  

    它是啥呢?在没有成立保护区之前,这段就是咱们站的这个区域是叫抚远县的速生丰产林场基地。在这个丰产林场基地当时就是引进了一些外来的开荒户,就是造林前的整地,就是熟化土壤。

  

    解说:

  

    既然像董万波这样的开荒者,在自然保护区成立以前来开荒地的。而保护区成立之后,三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什么没有按照法规中止开垦合同?而是任其按照原来的合同继续开垦呢?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就是前任的领导班子或者是局长,他有些这方面的一度疏于管理,致使那个时候比较乱,有些个别的一些,极少数的机关干部,可能也参与到这里了。

  

    解说:

  

    2005年,佳木斯市审计局在进行林业专项资金审计时发现,该局两位原领导利用职务之便,参与非法开垦湿地4047公顷,并以个人的名义参与经营。管理者自身都参与其中,对于别的非法开垦行为同样采取了放任的态度。据了解,当地开垦1公顷湿地出售价格是三千元左右,而耕种三年以后就变成了熟地,出售价格涨到了一万元。正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湿地保护早被人抛在了脑后。

  

    记者:

  

    你种这个地效益怎么样?

  

    黑龙江省抚远县海清乡外来种地户:

  

    还行,挺好。

  

    记者:

  

    那你知道这是自然保护区吗?

  

    黑龙江省抚远县海清乡外来种地户:

  

    不知道。

  

    记者:

  

    不知道啊,来的时候村民没有跟你说啊?

  

    黑龙江省抚远县海清乡外来种地户:

  

    不知道,什么自然保护区不保护区,我来是种地的,谁知道什么保护区。

  

    抚远县海清乡村民:

  

    早先多好呀,都是林业自己都干没了。

  

    解说:

  

    根据三江自然保护区林业派出所提供的情况,他们基本查明了董万波涉嫌非法占用农用地的案情。今年4月已经移交抚远县公安局立刑事案件侦查。而就在今年4月,董万波还继续将一些尚未开垦的湿地出售给了村民。

  

    抚远县海清乡永安村村民:

  

    他打了一个条,给我瞅一眼,就是没敢写生荒(湿地)。

  

    记者:

  

    那写的啥呀?

  

    抚远县海清乡永安村村民:

  

    就写的收了钱了完事儿了,收款了。

  

    记者:

  

    收啥款呢?

  

    抚远县海清永安村村民:

  

    就是买地款。他(董万波)说你先这样吧,他说要是出事儿了,我再给的调地。

  

    解说:

  

    今年以来,保护区内湿地被严重破坏的情景一度有所好转,与实验区大量被开垦相比,记者在海四路东边的核心区看到风貌还是基本保持了原生态。不过在路边也经常看到一些耕地,像伤疤一样嵌在绿地间,存在继续被侵蚀的危险。

  

    李永洪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海清管理站站长:

  

    (管理人员)每天就是有时候白天、晚上几乎是不分时间,随时都在巡护。所以说我非常相信,这种现象(开垦湿地)现在绝对不可能。

  

    记者:

  

    这里是永安村往东约3公里左右一个的地方,也是三江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我们看到这里是一大片自然的湿地景色非常的漂亮。然而在我的脚下可以看到有两排很明显的大型拖拉机的辙印。有经验的人告诉我们,这个是开垦用的拖拉机才能够开出来,在这之前是否有人正在这片核心区内开垦湿地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解说:

  

    沿着拖拉机留在湿地上的辙印,我们在这片沼泽地上艰难行走了4公里,果然看到了一大片刚刚开垦出来的耕地,荒草还没有干枯,野花还在地头开放,两只雁鸥围着耕地哀鸣。由于天正下雨,开荒的拖拉机暂时停了下来。这里距离乌苏里江只有两公里不到,是保护区内最具有价值的地方之一。而在这里,有80公顷,约120亩湿地又已经消失了。

  

    记者:

  

    你这儿还没开完吧,开完没有?

  

    张向波 抚远县海清乡永安村村民:

  

    我还没有弄好,把这八十垧(公顷)地,弄完就不干了。

  

    记者:

  

    八十垧(公顷)。

  

    张向波:

  

    对。

  

    记者可

  

    你这干完没有,还有几天干完?

  

    张向波:

  

    基本上快完事了,这几天下雨了进不去车。

  

    解说:

  

    一方面,保护区内开垦湿地的违法行为难以完全禁止,另一方面11年来破坏性开垦,给保护区湿地留下的是永久性的伤害,难以恢复。我们在保护区内就看到了不少开垦农田时修建的排水渠。

  

    记者:

  

    你觉得像这样排水渠的存在,对于湿地会不会带来一种灾难性的破坏呢?

  

    郑志刚 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这种排水渠对湿地来讲,绝对是非常严重的破坏,但是这种排水渠它把湿地里的水逐渐排干了,而且湿地的恢复也没有它的条件了。

  

    解说:

  

    一些知情人告诉我们,他们开荒时都是最先选择干燥的地方开垦,然后修建排水渠,把地势较高、易于排水的湿地排干进行开垦,一些小块的湿地因为不适合开垦,才被留了下来。

  

    知情人:

  

    来开荒的车进来就陷进去了,就出不去,开不了,所以说这一小块地保住了。

  

    记者:

  

    为啥这一小片地车会陷进去呢?

  

    知情人:

  

    它特别低洼,它挖这个排水渠呢……

  

    记者:

  

    排水渠在那边。

  

    知情人:

  

    对。它这个水排不出去。

  

    记者:

  

    就是这块地低于那个排水渠的位置。

  

    知情人:

  

    对,所以说它开垦不了。

  

    解说:

  

    不过因为保护区内遍布着排水渠,这就相当于掐断了湿地的命脉,失去了自然的生态环境,这些侥幸留下来小块湿地也将最终干涸。

  

    主持人 方静:

  

    这一小片幸存的湿地还能保存多久,三江保护区内被破坏的湿地还能否恢复,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离开了那片风光旖旎而又伤痕累累的土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湿地没有被当做重要的生态资源来保护,导致我国一些湿地不同程度的存在被开垦利用、污染加剧、生物资源被过度开发等问题,现在我国不少地方都出台了保护湿地的地方法规,希望我们真的能像爱惜自己的肾一样,爱护地球的肾——湿地。

  

    好,感谢您收看这期的《焦点访谈》,再见。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