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三下乡”十年回眸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2:4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进入论坛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11月24日播出):1995年11月26日,中宣部、农业部、文化部八部委开始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1996年后,逐渐形成了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三下乡”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至今,“三下乡”已经走过了十年历程。

  

    



十年间。“三下乡”活动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1998年,在衡水市组织的一次“三下乡”活动中,“三下乡”人员看到有的村民直接把宣传资料当成了买菜的包装纸。这使工作人员认识到,“三下乡”也需要随时调整思路,不断探索新的活动形式,建立长效机制。

  

    从那以后,送科技下乡除了给农民发资料、传授实用技术,还肩负起了培养科技带头人、开发致富项目的新任务;卫生部门开通了双向转诊车,将患病的农民逐级转诊就医,病情好转后再转回当地治疗,把大医院的医疗服务直接送到了田间地头;送文化下乡从最初的送书、送戏、送电影,发展到建设文化设施、挖掘拯救地方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前些年,河北省衡水市北苏闸村有着300多年的安乐秧歌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经过“三下乡”人员的挖掘拯救,村里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几岁的孩童现在都能热火朝天地扭上一段。

  

    十年来,“三下乡”活动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十周年是一个阶段,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三下乡”十年回眸(全文)

  

    主持人 敬一丹:

  

    今天,全国三下乡十周年座谈会在河北省衡水市召开。十年前,中央提出了文化下乡,随后中宣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三下乡”活动在我国的农村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和实事,而这十年中“三下乡”工作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变迁呢?我们的记者来到了衡水市桃城区一个叫北苏闸的村庄。

  

    解说:

  

    据说,在这个叫北苏闸的村子里有着300多年的扭安乐秧歌的历史,村里的一些老人从小就是看着安乐秧歌长大的。李桂香大嫂至今还清楚地记得34年前的那个冬天,当她从寒冷的大东北嫁到这个村时,丈夫以及这里的乡亲们为她准备的那场特殊的迎娶仪式。

  

    李桂香 村民:他就在家里做猪八戒脑袋,自己糊的大肚皮,可像了,猪八戒背媳妇,他也演出,也有老太太,又有老婆,又有老头,我看他们跳舞,也扭,我就在后面也扭起来了。

  

    解说:

  

    热火朝天的安乐秧歌为他们的爱情生活拉开了序幕,然而令大嫂遗憾的是后来安乐秧歌在他们的爱情生活中逐渐中断了,当年的那股儿热闹劲儿也逐渐消失了。

  

    唐同乐 衡水市桃城区文化馆副馆长:

  

    当时我们感觉到是不是给老百姓送上一台节目或者送上一台戏,是不是就代表文化“三下乡”,当时我们力所能及就组织了群体、团体就到农村给老百姓进行慰问性的文艺演出。

  

    唐同乐:卸台的时候,装车卸车的时候,有些老同志也在旁边自己在动,自己在跳,在蹦,我说您这是蹦的什么步伐?他说我这蹦的安乐秧歌。

  

    尹吉明 村民:他说这安乐秧歌你扭了多长时间了?我说有历史了,我从几岁就扭,但是我只会扭,具体动作我不会(跳)全。

  

    唐同乐:我说如果通过你们以点带面的感觉,能不能再起到一个传帮带的作用。

  

    解说:

  

    唐老师一边观察,一边和老人们切磋,边学习、边启发、边教学,为了调动大伙儿的积极性,他还帮北苏闸村的农民们建立起了秧歌队。现在北苏闸村上到99岁,下到小朋友都会扭上一段安乐秧歌。

  

    村民:这么就算扭,你这样颤,这就颤起来了,抖。

  

    李桂香:广播一喊,一敲鼓,就在那广播里就当当当地敲上鼓了,就在家里扭搭扭搭就去了,哪一年都是那样。

  

    记者:重温了当年那段爱情生活。

  

    解说:

  

    “三下乡”经历了十年的历程,北苏闸村的乡亲们成为送文化下乡中最早的一批受益者。

  

    董俊山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副局长:1995年的时候,当时我们国家已经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了,农村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在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改善的同时,农民群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顺应这种要求,我们组织提出了文化下乡。

  

    解说:

  

    1995年11月26日,对于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村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正是在这一天,中宣部、农业部、文化部等八个部委开始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这开启了改善中国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的新篇章。

  

    董俊山:到了1996年,我们又增加了科技和卫生的内容,把文化下乡发展为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记者:你经历这个“三下乡”的过程有多少年?

  

    苏振武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十年,那时候的医疗“三下乡”就是把我们比较好的大夫派驻到农村去,派驻到最贴近群众的地方去,缺医少药的地方去,帮助他们看病。

  

    赵书行 退休技术员:“三下乡”就是拿着资料,到赶大集的时候,摆上桌子,咱们发一些资料,人们问一些事情。

  

    记者:那个时候上面有没有什么精神?就是说这个活动应该怎么做?有具体的部署吗?

  

    李晓明 中共衡水市委副书记:没有,当时还真是没有,当时就是摸索着干。

  

    李俊渠 中共衡水市委书记:当时活动还是停留在一些表面层次上,就是由宣传部门牵头组织的,像文化部门、科技部门、卫生部门组织一些人员下去,借农民赶集的机会搞一些科普宣传,搞一些文化知识的推广,搞一些义演、义诊这些方面的活动。

  

    解说:

  

    轰轰烈烈的“三下乡”活动源源不断地把新科技、新知识送向广大农村,但是在三下乡活动的早期,他们的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

  

    记者:这是1998年?

  

    史建岭 中共衡水市委三下乡办公室主任:这一次“三下乡”集中活动,市委领导在门口给我们送行。

  

    记者:很隆重。

  

    史建岭:而且我们所有队员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一开始群众蜂拥抢空资料,当时我发现好多老大娘、老大爷拿我们的资料包菜、包葱。

  

    记者:你们失落吗?

  

    史建岭:失落。

  

    解说:

  

    这使“三下乡”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仅凭为老百姓服务的一腔热情是不够的,缺乏有针对性的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有时并不能够真正满足农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实际需要,“三下乡”也要随时调整思路。

  

    李俊渠:这时我们就考虑怎么把“三下乡”变成“常下乡”,我们就进一步地探讨怎么使“三下乡”工作深入开展一些长效机制。

  

    解说:

  

    2001年,衡水市委市政府开始考虑“三下乡”也要转变机制,一个独立于宣传部门之外的“三下乡办公室”成立了。

  

    李晓明:它建立起了考核、监督、检查的机制。

  

    解说:

  

    十年来,“三下乡”已经从宣传、协调发展到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说过去科技人员下乡还能够发资料、传授实用技术,那么现在他们已经有了发展培养科技带头人、开发致富项目的新任务。而一批批在科技人员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技术能手正在成为“三下乡”队伍中的新鲜血液,十年前一个完全不懂技术的普通农家妇女——魏新菊,如今也体验到了带徒弟的快乐。

  

    魏新菊 村民:有上这来学习的,也有徒弟找上门的,还有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你不是种大棚菜吗?新菊,我们这儿大棚除了毛病,你过来给我们指导指导吧,我就给他们去指导。大年三十、初一的时候,徒弟们给我打电话,“喂,老师,我种了一棚西红柿,我今年卖了一万七千元钱,我卖了一万八千元钱,谢谢你啊,老师,我给你拜年了”,那时心情特别激动。

  

    解说:

  

    十年来,为了适应农民的需要,“三下乡”人员不断调整、充实内容,拓宽工作领域。文化下乡从最初的送书、送戏、送电影,发展到建文化设施、挖掘拯救地方文化、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科技下乡,从最初的送科技资料、传授实用技术,发展到培养科技带头人、开发致富新项目。卫生部门,也在尝试和探索新的服务方式。

  

    李炳茂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副院长:一开始下乡就是到集市上义诊,义诊完了就走了,后来就是逐渐派驻到当地医院常驻的医生,常驻医生给他们传授技术,免费进修,最后培养不走的,把他们的技术都提高了以后,不走的当地的专家。

  

    苏振武: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由于农村和基层医院医疗条件的不足,以及它设备、设置各方面的不足,即便有些疾病诊断出来了,或者有了症状,在诊断上有了问题,仍然他们也解决不了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医院开通了各个地市的“双向转诊车”。

  

    解说:

  

    所谓“双向转诊”就是将患病的农民由乡村卫生院到县级医院、市三级甲等医院逐级转诊就医,病情好转后再转回当地治疗,病人往返免费乘车,还能享受到一些优惠的医疗政策和服务,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负担重的问题。

  

    患者:我做了三十五次的放疗。

  

    记者:每次都乘坐这个车?

  

    患者:对,每次都乘坐这个车过来,一个是方便,再一个是不交车费,所以我做了三十五次。

  

    记者:你有没有算过省了多少钱?

  

    患者:三十五次就省了一千四五百块钱。

  

    解说:

  

    通过“双向转诊”把大医院的医疗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人们看到了“三下乡”工作人员的努力,也感受到了“三下乡”带给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

  

    现在,许多正规的文艺团体都不定期的下乡演出,那时热闹的场景就像过节一样。记者在河北农村采访时正好遇到一场专业的“三下乡”文艺表演。

  

    殷秀梅 演员:在中国这个大舞台上,我觉得广大的工农兵群众才是最大的舞台,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上的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作为一名演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应该去为构建和谐社会多做一些工作,因为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

  

    主持人:十年来,“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一直伴随着农村面貌的改变,“三下乡”送来的科技、文化知识与当地的资源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同时也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三下乡”已经成为我们打造的面向“三农”工作的一个品牌工程。十年来的工作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在这个意义上十周年是一个阶段,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