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新闻打假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1:3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媒体上虚假新闻频频出现。如啤酒甲醛含量超标;某地要花几个亿建新闻烈士陵园;兵马俑百年后将会变成一个煤坑等等……看到这些标题,大多数人会饶有兴味地读下去。然而,这些看似言之凿凿的新闻报道竟纯属子虚乌有。虚假新闻已成为媒体的一大公害。

  

    虚假报道的几种表现形式为:捕风捉影的疑似新闻;凭空编造的虚假报道;文题不符的标题造假;夸大其词的失实报道;违反常识的误导性报道。

  

    现在,很多新闻单位都在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首先是一线记者必须深入新闻现场,才可能发现事实的真相。李娟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记者,为报道突发新闻事件,李娟始终抢在第一时间赶赴新闻现场,深入调查取证,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

  

    编辑是重要的把关人,也是杜绝虚假新闻的一道重要防线,新华社在这方面加强了在编辑环节上对新闻的核实,规定及时发现虚假新闻的苗头是每一位编辑的责任。

  

    目前,许多新闻单位也正在制定各种措施防范虚假新闻,相关管理部门也在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公布了举报电话接受全社会监督防范虚假新闻。

  

    >>>详细内容

  

    主持人 敬一丹:

  

    最近一段时间可能听说了这样一些看起来非常火爆,非常夺人眼球的新闻。比如说“啤酒甲醛含量超标”,比如说有个地方要“花几个亿建新闻烈士陵园”,比如说“严重的空气污染导致秦始皇兵马俑缓慢风化,如果不采取措施,百年之后兵马俑将会变成一个煤坑”等等等等。有一些媒体还纷纷转载,而有些负责任的媒体对此实地考察以后发现,这些被炒的热闹非凡的所谓的新闻全都是虚假的,追来追去找到最初发稿的记者一问才知道,这些消息的来源或者是道听途说,或者是翻译失误,或者干脆就是子虚乌有。虚假新闻实在已经成为媒体的一大公害。

  

    解说:

  

    某天,一位自由撰稿人从网上看到一则消息,某电影演员病故。于是,他据此编造了一条“大明星因病逝世”的假新闻,他把这条假新闻发给国内多家媒体,有的媒体并未核实事情的真伪,并借此炒作。该演员见到报道后非常愤怒,大声疾呼假新闻“欺人太甚”。

  

    北京市民:

  

    假新闻害人,太害人了。

  

    北京市民:

  

    作为新闻来说应该实事求是的。

  

    北京市民:

  

    我觉得现在像这种捕风捉影的假新闻实际上挺多,然后就是说,特别是在这种娱乐新闻里头,表现得非常普遍。

  

    解说:

  

    某家具公司的经理为打败竞争对手找到一个当记者的朋友,又找到了一个熟人,让熟人以消费者的名义投诉竞争对手生产的床垫存在黑心棉问题,声称床垫有异味,孩子睡了身上起疙瘩,找厂家没人管。该记者未经核实,随后进行采访报道,并制作电视节目播出,给床垫生产单位的生意造成严重损害。

  

    北京市民:

  

    太没有职业道德了吧,打击别人提高自己。

  

    北京市民:

  

    我觉得这种做法是非常恶劣的。

  

    北京市民:

  

    这种记者好像就成了所谓的“作家”了。

  

    解说:

  

    某天某报刊报道,“180万买宝马砸着玩”,说的是成都一名4岁的小孩在玩耍时将一辆宝马车划伤,宝马车司机打了小孩一巴掌,随后小孩的父亲带了6辆奔驰600赶到现场,以180万买下宝马,并让人当场将其砸毁。经调查,这是一个哗众取宠、夸大其词的报道。

  

    北京市民:

  

    我觉得这种文题不符的假新闻,反正在我看来可能是造假新闻里面最愚蠢的一种办法,因为它是最直接对消费者,或者我们叫观众或者读者也行,造成一种最直接的伤害和欺骗。

  

    北京市民:

  

    我觉得欺骗我们的感情。

  

    解说:

  

    某天一些媒体同时刊登一篇短讯,新闻从业人员平均寿命45.7岁。该报道被商业网站广泛转载,造成严重影响。实际上一篇报告中曾经提到过某些新闻单位死亡的在职职工年龄平均为45.7岁,是特指死亡职工,而非全体从业人员。如此以讹传讹,职业道德何在?

  

    北京市民:

  

    这种新闻好像挺能哄人的,因为有时候你说它不真实,它还确实有事实基础。但是你要说他真实吧,它又实在是过分夸大,比如说移花接木,添枝加叶,有一点东西,比如说有一个蚊子,他说有一群蚊子,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解说:

  

    某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有人关于廉政建设的一种设想,此设想仅仅是一种设想,但该记者借题发挥,大笔一挥,既成就大作,“廉政者退休有望拿200万”,当事人对此紧急澄清,“本人从未接受过该记者采访,也未提到过所谓200万元廉政公积金一事,这条新闻纯属杜撰”。

  

    北京市民:

  

    即便我得到一个消息,传播给我认为可靠的朋友,我都要经过我的大脑分析,更何况你是一个新闻工作者,通过你的工作,通过你的传媒,要传播到很远。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一个新闻工作者他自身素质,他基本判断能力,如果没有这种基本判断能力的话,我认为他不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更谈不上什么职业道德。

  

    解说: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广播、电视、报纸、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些信息是否真实、客观、准确,对老百姓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

  

    北京市民:

  

    一定要是真新闻,不要虚假新闻,要把这个关,没这个关它是失去威信的。

  

    北京市民:

  

    新闻有虚假新闻,广告有虚假广告,产品有虚假产品,但如果把这三类比较一下,我认为从危害性来说,虚假新闻的危害性是最大的,因为他不只是坑害一个消费者,也不只是误导一群消费者的问题,它涉及到整个政府的形象,国家的形象,甚至是社会的安定稳定。

  

    解说:

  

    尽管虚假新闻是极个别现象,但是却给新闻界带来恶劣影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在整治虚假新闻中必须抓住关键环节。

  

    记者:

  

    您觉得要杜绝虚假新闻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孙兆华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工作部部长:

  

    要抓一线记者,要强化编辑的责任,要加强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对治理虚假新闻要抓住重点,特别是现在文化、娱乐、体育还有经济报道是虚假新闻的重灾区,也是我们当前治理的重点。

  

    解说:

  

    杜绝假新闻首先要靠一线记者,一线记者必须深入新闻现场,才可能发现事实的真相。

  

    李娟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记者:

  

    从这个矿井的井口,传出非常浓重的浓烟。

  

    解说: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记者要经常赶往突发事件的现场进行报道。

  

    李娟:

  

    我相信每一个记者都会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这不仅仅是台里面对我们每一个一线记者的要求,也是作为一个记者的职业操守。作为我们《时空连线》来说,我们的口号是要“做有细节的新闻,有观点的新闻”。细节从哪儿来?观点从哪儿来?你必须到一线去发现,去调查,拿到第一手的资料,去求证之后,你才会得到真实的细节。

  

    解说:

  

    要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记者必须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闻事件现场。

  

    李娟 记者:

  

    我闻到的臭味是越来越浓了,而且听着机器的声音,这好像在冒烟,这好像就是那个排水口,看一下它是否在流动。

  

    解说:

  

    要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记者在现场一定不能放过每一个疑点,深入调查取证。

  

    记者:

  

    师傅你们这个木头从哪儿伐下来的,运到哪儿?

  

    砍木工人:

  

    摄像不能拍。

  

    记者:

  

    你们是什么人,在原始森林里伐木?有没有采伐证?

  

    记者:

  

    那你觉得作为一个一线记者,在一线采访的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呢?

  

    李娟:

  

    作为一线记者,尤其是做调查类节目的记者,表面上看我们有很多辛苦,比如说车船劳顿之苦,长途跋涉之苦,甚至深入到崇山峻岭这种苦,其实这种苦都是次要的。还有很多辛苦,是在我们调查过程中,调查事实本来面目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那么这个过程也有可能我们不会全部反映在我们节目报道当中,也许可能最后给大家一个结论,但是这个过程是我们必须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报道,真实的报道都是建立在这个调查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前提。

  

    解说:

  

    杜绝假新闻,还要强调后期编辑的把关意识,使编辑成为杜绝假新闻的一道防线。

  

    记者:

  

    您觉得编辑在杜绝虚假新闻中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赵鹏 新华社国内部 国际编辑:

  

    南振中同志(新华社总编辑)曾经用“海恩法则”来说明,“海恩法则”是对空难做研究以后,得出的一个结论,也就是说每一次重大飞行事故的背后,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一个事故征兆背后,又有300起事故苗头。这个法则提醒我们什么呢?也就是说作为编辑来说,要像在保证飞行安全中查处事故的征兆和苗头那样,对可能导致虚假新闻的差错的征兆和苗头及时杜绝。

  

    解说:

  

    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每天要播发上百万字的新闻信息稿件,及时发现虚假新闻的苗头是每一个编辑的责任。

  

    赵鹏:

  

    有一篇来稿讲的是流落日本的唐代的千手观音即将回国,编辑在处理这篇稿件的时候发现新闻来源交代不清,让记者去实地核实稿件的事实,核实的结果是并不存在观音回国这样一件事实,于是编辑部及时撤销了这篇稿件,避免了一次失实报道的见报。

  

    解说:

  

    目前,很多新闻单位都在制定防范虚假新闻的有关措施,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在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都公布了举报电话,广电总局的举报电话是(010)86093956,新闻出版总署的举报电话(010)65212787\(010)65127836。

  

    主持人: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60多年前苏联卫国战争中,有个记者被派往前线采访,他不是深入到前线去,而是在离战场很远的地方就停下来,采访全靠电话。但是他却能从电话里亲眼看见戈尔洛夫将军泪水满面,而且活龙活现地把这些细节写进新闻报道中,话剧《前线》中虚构的记者形象名叫“克里空”,这之后,“克里空”就成为新闻报道中浮夸虚构、任意发挥的代名词。

  

    虽然是60多年前的人物和故事,但是对今天的媒体和媒体人,仍然有着深刻的现实针对性,反对“克里空”,抵制虚假新闻,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依然任重道远。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