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电池上的真假较量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1日 11:2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CTV.com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2005年3月7日,福建南平警方在四川省安县破获了一起制售假南孚电池30多万只的案件。

  

    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李冬通过浙江一造假厂家购进光身电池、商标及包装盒,然后造假、销售,警方介绍,李冬每天能“生产”假冒南孚电池3万只。

  

    









从1994年以来,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制售假冒南孚电池行为。这些假冒电池质量无法保证,经常会出现电量不足、电池漏液、腐蚀电器等现象,甚至发生爆炸,对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市场上的假冒南孚电池,不仅给南孚公司每年造成上千万元的经济损失,还损害了该公司多年经营的品牌声誉,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2004年11月以来,公安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行为的“山鹰行动”,福建警方加大了对制售假冒南孚电池的打击力度。在福建省公安厅的大力支持下,南平警方在各地破获制售假冒南孚电池案102件,查获假电池570万只、假商标520多万张,有力遏制了制售假冒南孚电池的势头。

  

    >>>详细内容

  

    主持人 敬一丹: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你看这两板电池,都标的是南孚牌。其中有一个是假的,但是从外观上一般人很难辨明真伪。据了解前几年,市场上出现南孚电池中,每四个就有一个是假的。不知道有多少的消费者深受其害,因为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实在是太广泛了。比如说此刻你手边的遥控器,比如说家里的照相机,随身听收音机等等都离不开电池,其实小小的假电池损害的不仅仅是我们消费者。

  

    警察:这个人是谁?

  

    A:不认识。

  

    警察:看,车上那个东西,从那边挪到那边,赶快追上去。

  

    司机:前面那部车是吧?

  

    警察:白色的那部。

  

    解说:

  

    这是福建警方在侦破一起制售假南孚电池商标案件时跟踪犯罪嫌疑人的现场录像资料,公安人员经过摸查跟踪发现这是一个印刷、运输、销售一条龙的犯罪团伙。可是狡猾的造假分子为了逃避打击,经常变换缴获的地点和联络方式,印制假商标的窝点到底在哪里?一直没有突破。在这种情况下,福建警方采取了24小时不间断地监控涉嫌运输假商标的车辆,经过两个多月的跟踪顿守,终于发现了这伙不法分子在深圳市保安区龙华镇的假商标的印刷厂,当晚对正在印制假商标的不法分子实施抓捕。

  

    在现场,公安人员发现了已经印制好的假南孚电池商标180余万张,当场抓获了该犯罪团伙的头目。

  

    警察:叫什么名字?

  

    邓景言:邓景言。

  

    警察:叫什么名字?

  

    邓景言:邓景言。

  

    解说:

  

    据邓景言交代从2001年起,该团伙共印制假南孚电池商标1千余万张,销售到了河南等地。其实这几年,类似这样制收假南孚电池商标电池产品的案件屡有发生。据了解,从2001年到目前,仅南孚电池厂家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福建省南平市公安局在各地破获的假南孚电池案件就有102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7人,而对于每一起假南孚电池案件,南孚电池的维权办公室都记录下了相关的情况。

  

    记者:在南孚公司的维权办公室,我们发现有这么一大排的档案柜。这个档案柜里,我们粗略地数了一下,大概一共有360多本档案。那么这些档案记录的是从1994年到2004年12月底为止,发生的全国各地每一起制售假南孚电池的材料,那么这一本档案里面,可能记录都不至一起案件,对每一起案件,南孚公司都要派技术人员去现场鉴定、认证和调查。据了解,南孚公司每年花在这个上面直接的费用,就会达到500多万,对于一个正规的企业来说,每年要耗费这么大的精力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不能不从一个侧面上反映出造假者的猖狂。

  

    解说:

  

    对于这些制售假南孚电池的违法犯罪活动,当然要予以严厉的打击,2001年到福建省公安厅警侦总队和南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南平市公安局成立了专门打击制售假冒南毛电池违法犯罪活动的领导小组。

  

    黄以西 福建省南平市公安局副局长:我们南平市的南孚电池是一个驰名商标,也是我们民族的品牌,但是这些年来,被假冒的情况比较严重,作为公安机关,打击假冒南孚品牌的打假,我们义不容辞。

  

    解说:

  

    2005年3月7日,南平警方又在四川省市安县破获了一起制造销售假冒南孚电池的案件。

  

    祝世勇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公安分局民警:群众向南孚公司举报,说他们买到假的南孚电池,所以南孚公司也派人过去摸查过,然后我们的侦察员也进一步地跟进。发现在(成都)青龙市场,有售假这样的窝点,然后我们就继续观察,停留在那里布控观察,发现了李冬是主要的供货商,然后我们通过跟踪李冬发现起造假窝点就在其家中。

  

    解说:

  

    当李冬再次给青龙市场的造假点运送电池时,南平警方当机立断,就在高速路上对李冬实施了抓捕,同时查抄了李冬在家里造假窝点,当场查获假南孚电池30多万支。

  

    李冬 犯罪嫌疑人:电池是在我的家里做的。

  

    记者:你有生产电池的生产线吗?

  

    李冬:没有。

  

    记者:那比如这个半成品的电池是从哪儿来?

  

    李冬:就是他们给我发过来。

  

    祝世勇:他是属于中间商的,属于家庭作坊式的,通过向浙江一些造假厂家,进购光身的电池,还有商标以及包装盒,经过在家里进行包装,然后销售到成都的青龙市场。

  

    解说:

  

    这些就是警方在犯罪嫌疑人李冬的造假窝点现场拍下的照片。据警方介绍,就是利用这些简陋的机械,李冬每天生产的假冒南孚电池的数量可以达到三万支,那么在这样的手工作坊里生产出来的假电池跟真的南孚电池又有什么区别?

  

    常海涛 南孚电池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像手工作坊这种形式生产的(电池),它这个生产,一个是原材料上没有保证,它里面的杂质很多。另外一个就是它的生产环境,它的工艺控制是非常差的。

  

    解说:

  

    由于假电池的质量无法保证,人民在使用中经常会遇到电量不足,电池漏液,腐蚀电器等等现象,这些仅仅是给小费这经济上带来的损失,实际上假电池还有着更为严重的危害。

  

    常海涛:电池内部气量会急剧产生,因为电池是一个密封体,气量的产生就会导致电池内部的压力过大,当里面的气压大于电池封口压力的时候,电池就发生爆炸的现象。

  

    解说:

  

    南孚公司的技术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假电池易爆的援引,实际上假电池爆炸,不光是在理论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2001年10月,沈阳市发生一起玩具中的电池爆炸的案件,一名儿童的眼睛被当场炸伤,经救治无效,左眼失明。当地有关部门和法院鉴定,玩具中的电池为假冒南孚电池,显然假电池以及对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而南孚电池有专门的安全性的设计。这正是南孚电池的核心技术之一。

  

    常海涛:这一圈蓝色的,做标记的这一圈,它就是电池的安全阀,在意外使用的情况,当电池内部气压急剧增加,这个安全阀就启动,就像我们高压锅上的那个安全阀一样,在压力过高的情况下,它启动,它首先破裂使它里面过高的气压进行泄气。

  

    记者:从哪里排出来?

  

    常海涛:我们在电池的底盖上又有一个泄气孔的设计,这边的侧面有四个泄气个孔的设计,当电池里面气压过大,防爆沟发生破裂的时候,气体会从底盖上进行泄放,从而保证电池处于一个安全的状态。

  

    解说:

  

    除了安全阀的设计之外,南孚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一颗合格的电池,从原料的选取、电池的装备、工艺的控制要经过几十道的工序。一颗南孚电池中,包含着数十种专利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正是因为对质量严格保管和不断的科技创新,南孚电池逐渐成为了消费者心目中著名的民族品牌。而一些造假者仅仅是通过把手工作坊里生产的,质量毫无保证的假电池,包上违法印制的假南孚电池商标。这种极其简单的手法,大肆侵犯合法企业的知识产权,制售假南孚电池牟取暴利。据警方介绍,在李冬案当中,犯罪嫌疑人李冬从2004年11月开始造假,到2005年3月被抓,仅仅4个月的时间,其制售假南孚电池的获利相当可观。

  

    李冬:做也做不多,反正就是八九万块钱。

  

    解说:

  

    在暴利的驱使下,像李冬这样的不法分子,疯狂地干起了造假的勾当,而这些市场上的假南孚电池,给南孚公司也带来了严重的伤害。

  

    肖振新 南孚电池有限公司维权办公办:消费者每购买到一个假冒的南孚电池,南孚公司就损失了一个正规南孚电池的销售额,国家的税收应该也相应受到损失。

  

    解说:

  

    据了解,每年假电池给南孚公司造成的损失高达上千万元,而这只是经济上的损失,另一方面假电池对南孚公司多年经营出来的品牌效应,在消费者建立起来的美誉度的伤害是无法估量的。更为严重的是,假电池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据统计,每年假电池给国家造成税收的流失高达1.5亿元人民币。2004年11月,公安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的行动,福建警方加大对制售假南孚电池的力度,在福建省公安厅的大力支持下,南平警方在各地破获假南孚电池案102件,查获假电池570万支,假商标520多万张。

  

    杨为民 福建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公安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往往发现一些涉嫌制贩假的人员,心存侥幸,认为一旦被发现,只是被罚罚款,进行行政处罚。我们正告这些制假收假人员,不要再心存侥幸,只要你从事了制假售假行为,一定会得到法律的严惩。

  

    主持人:

  

    假电池虽小,其危害却不能轻视。很长时间以来,很多人深受假冒伪劣商品之害。而这种靠剽窃别人的知识产权欺诈消费者牟取暴利的违法犯罪行为,成为中国建立城市信用市场经济的一块硬伤。如果说以往我们关注打假,更多是着眼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那今天我们更应该关注怎样给那些付出了诚实劳动的商标持有者以更好的保护,使他们能够投入更多的智慧为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创造出更多的好产品。

  

    好,感谢您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再见。

  

    →→进入[焦点访谈]栏目

  

责编:刘岩

打印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边看边聊

验证码: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

CCTV.com - ERROR

对不起,可能是网络原因或无此页面,请稍后尝试。

本页面3秒之后将带您回到央视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