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神州风采     百姓生活     时代楷模     合作单位         



本色(辽宁电视台)


  他出生在地地道道的北方农村,跃出农门曾是他最大的梦想。20年后他在家乡的水田里发明了闻名全国的稻田养蟹,开创事业。30年后,他成为了董事长,他是名震四方的养蟹大王,他是青岛海洋大学的一名博士生。他,依然是农民。

  如果有这样一个人,拥有博士学位,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经常穿梭于各地不定期的召开董事会,并且热衷于创立网站,你一定会感觉,这是一个IT界CEO的生活,然而它却是一位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位农民就是获得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的辽宁省盘锦市的李晓东。

  李晓东从一个一心想跳出农门的农家子弟,到一名国家干部,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产业龙头的农民企业家,他的人生轨迹 反映了中国农村政策不断调整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盘锦是辽宁西部平原一座沿海城市,辽宁的母亲河 —— 辽河在这里奔流入海,是今天北方的著名鱼米之乡。然而30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座人烟稀少,荒凉的小县城。

  李晓东就出生在当时盘锦县下属的八家子村。

  李晓东的童年,八家子村还只有零星的稻田,和无数纵横交错的小河沟。李晓东对未来也还懵懵懂懂,当他尽情的在家乡的田间,路上欢笑奔跑的时候,他怎么也没想到他日后的事业就在他脚下这片沟壑纵横的土地上诞生。

  初中毕业时李晓东报考了大连水产学校当时李晓东不知道水产学院是干什么的,没想到这个决定影响了他的一生。

  带着对城市的无限向往,李晓东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大连水产学院的三年的刻苦学习让李晓东对水产养殖从一无所知,到一见倾心,直至一生钟情。

  1984年,李晓东毕业分配到了座落在盘锦市二界沟镇的县水产局,做了一名技术员。血气方刚的年龄又正在百废待兴的年代,他一心想干一番事业,但当时的盘锦还只是一个以油田为主的小城,水产养殖在当时也只是刚刚起步,李晓东第一次感到现实与梦想的差距。

  李晓东带着无限憧憬来单位报道时,却感到心里凉了半截。当时单位只有一片海边的黄泥滩,和几十亩虾池,生活设施不全,而且缺少淡水,工作条件很差,活又累又脏。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在农村生长的李晓东并没有灰心气馁,他很快适应了艰苦的环境,重新燃起了斗志。

  在养殖场,李晓东得到了大家的赞许,一年半以后但当了单位的副经理的职务。88年底,他再次被调回机关工作,但四年来的工作沉淀使李晓东已经离不开养殖工作的第一线,1990年当水产局建立河蟹开发增值站时,李晓东主动要求到那里从事河蟹育苗,从此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创业。

  当他接手河蟹站时发现那里的环境又回到了从前,水电都没有全通,只是一个荒无人烟的泥滩上的几间小平房。就是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李晓东带领大伙,从挖厕所建食堂开始,豪情万丈的开始创业。辽河的入海口的荒滩上,因这批拓荒者的到来呈现出了第一丝生机。

  当时李晓东与同事们对河蟹养殖一无所知。一切都在摸索中进行,他们将全部精力放在了这项事业中,在河蟹育苗关键期,每天20个小时守在那里,三四个小时的睡眠,两个月下来,让人筋疲力尽。

  一个周期下来,李晓东和同事们常会有,这辈子再也不干了的想法,但稍微休息一下,就忍不住。再回到池边,蟹苗成了他们唯一的支柱。

  与天斗地斗,1985年李晓东迎来了第一次蟹苗丰收。盘锦最早的河蟹苗就诞生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荒凉的泥滩上。

  80年代末,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价格双轨制取消,河蟹这一价格昂贵的食品又开始回到百姓的餐桌上,市场上对河蟹的供不应求。

  而此时自然资源由于长期过度的捕捞,趋向枯竭,昔日繁忙的海边渔村,变得萧条凄凉。

  农民看着红火的市场,却致富无门。李晓东更坚定了要找到一种能够大规模养殖河蟹的模式的决心。

  传统养蟹的水面,苇塘,荒地越来越少,要想大规模养蟹,还得另想办法。李晓东从童年的经验中得到了启发。

  李晓东从小在稻田边长大知道稻田里是完全可以养蟹所以,他最先萌发出稻田养蟹的念头。

  91年春天,农户李保齐找到李晓东,想养蟹,使李晓东的设想有了实现的机会。

  新的尝试李晓东再一次开始了24小时围着蟹塘转的生活,在盘锦一块不起眼的稻田里正酝酿着一次新的革命。

  在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承受著巨大的劳动强度下,李晓东就是在那一年,落下了关节炎,和胃病。他心中却期待着秋天的丰收。一年多的卧薪尝胆,稻田养蟹取得了巨大成功,真正做到了膏蟹与稻粱俱肥,盘锦开创了稻田养蟹的先河。

  李晓东稻田养蟹的成功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带来了巨大社会效益,他编写的《养蟹知识手册》在当地广为流传,群众养蟹的积极性空前的高涨。李晓东在当地也成了个名人。然而经历了1991到1996年的高潮,河蟹养殖又面临着新的问题。1996年以后,河蟹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病虫害,直接导致河蟹质量下降,河蟹市场也走进了低谷,使蟹农蒙受了巨大损失。

  也正是河蟹养殖陷入瘫痪的这一年,盘锦市大洼县国营企业制度产权改革,李晓东面临着人生第二次选择。

  他最终放弃了全民所有制的国字号招牌,承包了当时的养殖站。办起了光合水产公司。李晓东转了一圈,又成为了一个农民。

  李晓东的父亲一直希望李晓东能跳出农们,然而儿子的这个举动让他大吃一惊,尽管父亲最终没有阻拦儿子的决定,但老人临终前也未能彻底释怀。

  李晓东常到父亲坟前,默默的与父亲交谈,希望当了一辈子农民的父亲理解自己。

  多年来在水产养殖一线工作,李晓东知道农民对致富的渴望,如果没有人对他们给予指引,帮助,农民自己的力量是非常单薄的,一旦发生伤农事件,对农民的损害是巨大的。农民当时那种具网的眼神在李晓东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明白农民需要一个龙头企业,来带动他们,而这恰恰是李晓东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像燕子垒窝一样,在荒凉的厂房里,用陈旧的设备,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李晓东和同事们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光合水产从一个只有一间破厂房几百亩荒地小公司发展成了资产上千万的龙头企业。

  每到秋天,光合水产回收签订合同的农户所养的幼蟹,这样既解决了幼蟹过冬的问题,又免去养蟹户的后顾之忧。收蟹的现场往往热闹的象赶集。

  每到收获季节李晓东总要亲自去收蟹现场,体会乡亲们的喜悦。

  这种公司加农户的办法很受当地农民的欢迎。如果由于蟹苗问题造成减产,公司还会给予一定补偿,尽量减少蟹农的损失。

  一亩稻田可以获得双倍的利润,李晓东带领乡亲门致富的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国庆节那天,李晓东从学校匆匆赶回,冒着大雨召开了董事会,商量公司的进一步发展,会议从早上8点一直开到12点。

  窗外大雨滂沱,李晓东与董事们也并不轻松,公司已经迈开第一步,继续发展是最重要的。做龙头企业还有许多路要走,农民又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李晓东觉得担子很重。

  李晓东即将回到学校,家乡海依旧潮起潮落,辽河依旧奔流不息,然而家乡却已经和他一起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唯一不变的是海的本色和他的本色。

  如今李晓东在青岛海洋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光合水产公司也在健康的发展着。李晓东说自己还是个农民,办企业也是个农民企业家,但每一个人都明白,今天的李晓东与父辈的农民已经有了根本的差异。他的成长正是新一代农民的写照与方向,我们相信他不会是唯一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辽宁电视台《背景》栏目提供)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