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神州风采     百姓生活     时代楷模     合作单位         



美丽的“脚步”(东方电视台)


  提起上海这13年来的变化,人们总会想到产业结构调整,因为调整带给我们这个城市的绝不仅仅只是一些行业的消失,也不仅仅意味着“空嫂”“房嫂”等一些新名词的诞生。更深的记忆,可能还是调整时所带来的阵痛和迎来新生后的喜悦,在阵痛和喜悦的转变中,这个城市的人们磨练出了新的观念和迎接挑战的勇气,今天我们《变化的城市变化的人》系列报道,讲述就是一个痛苦和喜悦交织的故事。

  拍摄美丽的空中乘务员,我们却选择了她们自认为最不漂亮的长满茧子的双脚。那是因为,在我们看来,这双脚是美丽的。因为,任何的路都是用脚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它记录着那些或彷徨或果断或沉重或轻盈的步伐,就象我们这个城市前进的脚步一样。产业结构调整,是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的,更需要一叶知秋的眼光。有了这种眼光和勇气,暂时的痛苦总会换来成功的喜悦,就象吴尔愉的那双脚,流过血长了茧,但最终有了轻盈的步态和满脸的笑容。

  吴尔愉,上海航空公司空中乘务员,作为全国劳模、再就业的明星她,已经为我们所熟知。从纺织女工,到“空嫂”,再到乘务长,吴尔愉以她的微笑、勤奋和努力,一步步走过。

  拍摄吴尔愉已经不是第一次,我们的镜头往往都是捕捉在机舱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她那保持良好的仪容姿态和细致周到的服务,而这一次吴尔愉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的视角。(采访:吴尔愉:我们刚实习的乘务员,来讲一讲,怎么样,辛苦不辛苦?是挺辛苦的。你觉得你什么地方最累?平时飞完航班之后,回家觉得脚很酸。因为穿高跟鞋嘛,而且在客舱里走,觉得脚很累。现在茧子还没有生出来吧?有的。已经有了?那师傅们的脚上都是茧子了。那我的大概比他们小一点吧。这么稚嫩的脚都生茧子了,我们这双腿茧子就够多了。)

  (空姐最美的是笑容,对吗?)对。(那最不美的呢?)那就应该是这双脚了是不是?是啊。)真是没有想到,永远浅笑吟吟的空姐们却都有着一双长着茧子的双脚,穿高跟鞋上班成了空姐们的烦恼。因此,飞完航班回家,赤脚走路成了吴尔愉的最爱。

  (采访:吴尔愉——最想放松的就是这双脚了,经常喜欢去揉一下,我说,我以后会跟扦脚师成为好朋友,实在疼得厉害,到后来茧子越来越厚了,连脚趾中间都长了茧子了。因为在空中斜坡,下坡的时候,整个人身体的重量都在脚趾上面,要爬的时候,身体要正直,飞机又是斜的,都得脚趾用劲。)吴尔愉有满满一柜子的鞋,高跟鞋居多,因为茧子太多,脚也走了型,很多已经不合脚了,但吴尔愉不舍得扔,因为这些年来她走过的每一步,它们是最好的证明。

  (采访:吴尔愉——我是1983年进纺织系统,那时进纺织系统,已经算是很不错了,纺织因为那时候是上海的支柱性产业,我记得,过年都不需要买年货的,都是发的。身上当时穿的鸭绒滑雪衫也是单位发的。条件非常好。)单位的年货在上世纪的80年代末开始中断供应,那背后是企业效益的迅速滑坡。

  (记者出镜:事后回想,吴尔愉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她说,当时企业经济效益的滑坡好比是飞机遇到气流突然下降,空姐们穿着高跟鞋但又要保持直立姿势,所有的体重都落在了脚尖上,时间一长,起泡在所难免,而当时的上海产业结构中,也有一个脚尖要首当其冲承受压力,那正是吴尔愉当时所在的纺织行业。)

  (采访: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研究室主任 陈兆忠——上百万锭的纱锭地下来,这些企业的关闭,兼并,破产啊,包括轻工和我们仪电行业,这些企业都碰到。我们的原来的一些消费品(生产)逐渐下来了。)上海经济开始经受前所未有的阵痛,解决阵痛的方法只有一条:调整产业结构,纺织行业作为“脚尖”,被拉开了第一刀。(采访:吴尔愉——当时,还不像现在一样知道产业结构调整,只是当时知道有人要下岗或是转岗,我们办公室有5位成员,可能在人员编制上要多余一位)就在这个时候,上海航空公司招收“空嫂”的消息吸引了吴尔愉,但当时她并没有多少把握。

  (采访:吴尔愉——试一把吧,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就能给别人留一个空缺的岗位,就让他们四个人能够摆平。)吴尔愉转型的动因竟然是出于最简单的考虑,对她而言,这是一次机遇,也有着几分无奈。有着同样复杂心态的决不仅仅是她一人,有统计显示,当时象吴尔愉一样离开棉纺工业系统的职工就有50多万,而从全市工业系统来统计,原来的350万职工精简成了240万,大量干部职工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在这个后来被称之为“被动调整”的阶段,上海的产业结构走到了“十字街口”。

  (采访: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研究室主任 陈兆忠——就是下来的企业怎么办,职工怎么办,人向哪里去,实际操作过程中,到底调整什么,困难的,需要调整,哪些行业是需要上升的,重点支持的,要发展的,这个需要明确。)处在“十字街口”还有千千万万个“吴尔愉”。

  (采访:吴尔愉——觉得非常难,非常难过这一关,而那边又没有回头路了。拿了250元的下岗工资,整个不知道应该怎么走,但是自己对自己说,只有一条路可以往前走,后面已经没回头路可以走了。)

  事物的新陈代谢总是平衡的,产业结构调整绝不就仅仅意味着让一部分企业下去,调整中,大量的机遇也正在诞生。给了吴尔愉第二次创业机会的上海航空公司在1989年,也走到二次艰苦的创业的关口,那一年公司原有的波音707飞机全部停飞,距离今天正好13年。

  (采访:上海航空公司董事长——这13年,上航一直走过了稳步发展,逐步壮大的一个过程,而且是从一个传统的一个国营企业,逐步确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又逐步深化进行改革,一直到现在成为一个上市已经成功的公司,正好是这么一个过程。)而到了1995年,整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掀起高潮,交通,特别是铁路、民航作为上海重要扶持的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样的背景下,吴尔愉和另外17位纺织女工,走进了上航。还有更多和她们一样,从初级加工领域和低科技含量的产业中退出来的从业人员,被吸收进了各种新的支柱产业或是第三产业,开始自己的二次创业。

  相对原有的支柱行业被调整,新的行业、特别是高科技的行业,顶替上去了。这提升了上海产业结构的层次,使它达到了一个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吴尔愉又打了个比喻,她说这个过程就像空姐们穿高跟鞋,一开始起了泡,很疼,但是还得穿,还得继续走,会出血会痛,但最终会合脚,会走顺,会在飞机上走出轻盈的步态。

  13年中,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脚步也是越走越顺,越走越轻盈。六大新的支柱产业基本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崛起,上海的经济总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工业总产值从1989年的1200亿元上升到了现在的8000亿元,工业系统人均增加值达到了10000美元,而全市的人均GDP达到了4500美元。

  (采访: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研究室主任 陈兆忠——最早是被动的调整,后来是适应性的,最后是主动的,然后再向战略性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给予了吴尔愉的不仅仅是一个岗位的转换,更重要的是给了她一种积极调整的心态。如果说7年前的调整是被动的,那么,今天的吴尔愉给自己选择了主动调整,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她,走进了上海市工会干部管理学院学习经济管理,开始了人生中的又一次转型。

  (采访:吴尔愉——人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每年给自己制订一个目标,这种目标不是说远的非得你要跳起来然后才能够到的,也许我只是花一部分的力气,两脚只要踮一下就可以得到的这些,自己的定位不是一下子定的那么高,而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吴尔愉有理由自信,13年里,她所在的上航从资产3000多万,发展成了净资产16个亿,拥有26架飞机。而她们一家三口也从不足8平米的阁楼搬进了100多平米的高层。

  (采访:吴尔愉——这张照片是今年纺织系统请原纺织系统的员工“回娘家”的一个座谈会,他们现在都是非常的棒,她是做家政服务业的,也是上海市的一个劳模,不容易,从下岗,到自己去搞家政,带着一帮女工去搞家政,她是地铁公司的,也就是在上航空嫂之后,有地嫂,铁嫂,出现的其中的一员,现在是一个管理者了,当领导了。)

  (采访: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研究室主任 陈兆忠——的确这一串脚步应该是扎实的,有效的,步子也是很大的,没有走弯路,这个对我们来讲是非常有好处的,我们也可以听到这种脚步声。)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