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热点追踪     参展影片     大胆创新     行业思索         



文化产业差在哪里?--照一照《哈利·波特》魔镜


  《哈利·波特》的火爆,恰在中国入世之际,这不禁让人问上一声:中国能不能出现《哈利·波特》这样的文化产品?拿《哈利·波特》这面魔镜照上一照,我们在国际文化与经济竞争中,究竟缺什么?

  记者为此走访了国内多位文化产业界人士。

  缺创作人才?———“《哈利·波特》要是在中国,或许会被退稿!”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卡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强认为,创作人才的缺乏,导致国内电影在题材上存在很大局限。拿动画片说,编剧就那么几个,没有新的创意,故事重复率高。故事不吸引人,其结果可想而知。

  文化产业由许多的产业链条环环相扣。张国强认为,用市场的眼光去打量,目前在各个环节之间缺乏专业的经纪人。原创人才与市场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渠道,不懂推销自己;市场对具有潜力的创意也没有一个成熟的认可、选择机制,多半还是凭经验、报审批等一套传统做法。

  《哈利·波特》光图书版权就卖了1亿美元,电影在北美的票房超过了1亿美元,加上后产品开发,必会赚得盆满钵满。为了掘这桶金,在许多中间环节,有经纪人的精心运作。“我们没有专业的文化经纪人,《哈利·波特》要是在中国,说不定会被退稿呢!”

  缺包装意识?———“国内电影的后产品开发如凤毛麟角……”

  张国强说,出书、拍电影,还只是《哈利·波特》成功的第一步,通过后产品开发,包括玩具、服装等等。普通的玩具、服装,一贴上“哈利·波特”的标签就不一样了,关键是商业化包装。

  在热门电影、书籍的延伸产品开发方面,《哈利·波特》不是始作俑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有一个故事叫《宠物小精灵》,后来出了100多个奇特的动物造型,光玩具就赚海了。后来又开发了游戏软件,一发不可收拾,卖得最疯的时候,玩游戏的人竟有几百万人!故事传到美国,他们拍成电影,进行后产品开发,仅后产品收入一项就达数百亿美元!

  张国强认为,虽然国内已经在电影延伸产品开发上作过尝试,如动画片《宝莲灯》等,但毕竟凤毛麟角。关键是人才流动的路不通。由于传统体制下的条块分割,文化生产体制非常封闭,有商业才华、也有文化创意的新人,没有多少机会进这个圈子。

  缺钱?———外国大片动辄上亿美元,中国3000万元就算是“大制作”了

  上海电影制片厂主任陈勇说:“最大的问题是没钱。只要有钱,什么拍不出来?”

  他说:“电影是钱堆出来的。我们的电影制作不比别人差,电影器材也基本与国际接轨了。国外一部影片动辄几千万美元,《哈利·波特》投资1亿多美元。我们拍一部片子3000万元人民币就算大制作了,一般只有三四百万元。”

  某导演也对记者说,如果有1亿美金,在黄浦江上建座大桥也不差多少了,什么片子拍不出?

  前几年上影厂拍《大闹天宫》,有企业许诺投资1个亿,请了最好的导演、最好的演员,进了美国全套软硬件,根据拍摄情况,很多人认为该片能跟好莱坞叫板。拍到1/3时,企业说没钱了,只能打住。

  他不无忧虑地说,说某一部电影投入3000万,真正用到拍电影的有多少?相当一部分是花在人员劳务上了。国外拍电影,首先是想到把制片的钱安排好;国内先想到把演员报酬安排好。

  缺市场化运作机制?———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的文化产业

  更多的人认为,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问题不一定是缺钱。

  有人针对某中国导演“只要有足够的钱,中国也能出大片”的豪言壮语,针锋相对地质问:“给你几亿美金,你拍一部《泰坦尼克号》试试?”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花建说,中国要拍出《哈利·波特》这样的片子还有点难。根本的原因,中国电影不是真正意义的产业,而是被太强的垄断控制着。产业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应有独立的经营权。我们的电影厂说是“企业化管理”,但并不是完全按市场规律来办事。

  最初把《哈利·波特》介绍给中国孩子的,是成立刚刚两年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少儿读物编辑室。据该编辑室的主任王瑞琴介绍,当时国内至少有20家出版社欲购该书版权,J·K·罗琳的代理人反复调查、比较,最后把版权卖给人民文学出版社。而真正把哈利·波特形象推向世界的还是美国时代华纳公司。

  事实上,除了这个传媒“巨无霸”,几乎没有谁能独自买下哈利·波特的形象权,别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不紧不慢地实施其完整的市场计划:先是推出电影,然后便是带有哈利·波特形象的玩具、文具、服装,接下去还要建一座比迪斯尼更大的儿童乐园。王瑞琴说,中国目前没有这种能力,我们买不下来,人家也不会卖给你。除了资金问题,还有很多原因,诸如体制、管理、经验、语言障碍等等。

  中国电影制片协会有关人士指出,国内电影业改革已经起步,几个电影厂并到一起,成立电影集团,大的电影集团已有3家,小的也有6家。但这种改革还不彻底。就像中国的汽车一样,那么多汽车厂产量加到一起,还抵不上一家丰田公司。表面上成立了电影集团,可没有多少人抓题材,光树一个大牌子,一部好片子也出不来,电影集团不就成了“皮包公司”吗?没有片子,电影公司就穷;越穷也就越没活干,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拍电影某种程度上要靠“关系”,靠拉赞助,企业也要考虑是否值、有收益,这是一种买卖。国外大抵也是这样的方式,找一些大的企业,否则哪有一个老板投入几千万、上亿美金的。中国电影的投资没法与别人比,上上下下都希望出世界级的经典大片,现在顶多也只能拍一些有民族特色的影片,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很少。市场化运作的机制缺乏,一部电影投入很大,万一市场不好,哪个企业愿意承担风险?

  缺观念?———电影究竟是“宣传工具”还是娱乐产品?很多人说不清

  市场化运作为什么步履艰难?谈到这个话题,很多人讳莫如深。

  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张建亚说,《哈利·波特》现象值得关注。不能笼统地问:中国能不能出《哈利·波特》?拍电影很复杂,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每个国家有不同的背景和环境。比如,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把电影仅仅看作宣传和教育工具。现在才开始认识到,电影也是一项产业,可以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使其产生效益。

  花建说,在美国,不光是《哈利·波特》,任何一个大片都经过十分深入的市场调查才投拍。在我们这里,是否推出一部影片,不由市场,而由少数几个官员说了算,这就从根本上否认电影是一个产业。花建认为,审查机制是必要的,而且某种程度上对国产电影是一种保护,但某些具体做法应予改革。

  缺创新精神?———盗版的“沙尘暴”高高扬起,屡禁不绝

  说到文化产业,就不能不说到盗版。

  中国打击盗版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措施不可谓不“狠”。然而,也应了那句老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盗版毕竟是世界性的难题。电影《哈利·波特》在北美首映没几天,盗版VCD、DVD就出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在上海浦东南路上的一家小音像商店,店主乐呵呵地说,10元一张的盗版VCD一天至少卖出100多张;在茅台路一家规模相似的音像商店,店主更是大大方方告诉记者,一个半月卖了1万多张。在江苏的一些小县城,盗版“波特”随处可见。“国内要到1月底才公映,可盗版嚣张到这种程度,正常发行怎么保证?”中国电影集团电影进出口公司有关人士忧心忡忡。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接受调查的600位中国城市居民中,78.2%的人承认使用盗版商品,而宣布自己使用的全部是正版商品的仅占8.5%。

  上海市文化稽查总队副总队长周卫民说,在海外压成的裸片成本只有0.6至0.7元,进入内地加上彩封也不会超过1元,而批发是3至5元。一些“假正版”利用更精美的包装进入大商场,售价比正版还要高一些,利润超过10倍。

  人们对假酒、毒大米、瘦肉精十分痛恨,可很多人对打击盗版不理解。甚至,一些影碟机厂家争相开发超强纠错功能的产品,质量差一点的盗版碟也能凑合着看。可见,打击盗版还远不止对盗版本身的打击。

  巨大的利润刺激盗版市场走向畸形繁荣。这是一股高高扬起的沙尘暴,戕害着我们的文化原创能力。

  假如看盗版成为一种恶习,中国的《哈利·波特》将遥遥无期。

  《哈利·波特》滚“雪球”

  一个童话传遍了世界。

  童话作者是位英国妇女,名叫J·K·罗琳;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小男孩,名叫哈利·波特。

  罗琳原本只是一名靠政府救济金度日的单亲妈妈,《哈利·波特》的出版使她一夜成为英国最富有的女人之一、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哈利·波特》第一集到第四集累计全球销售量已突破1亿本,被翻译成46种文字,销量超过1亿册,成为最畅销的4部儿童小说之一,有可能成为继米老鼠、史努比、加菲猫等卡通形象以来最成功的儿童产业。

  总是敏感于大众热点题材的好莱坞,去年耗资1.25亿美元把哈利·波特搬上银幕。上映短短5天,北美票房已经突破1亿美元大关,累计高达1.04亿美元,仅次于1999年《星际大战首部曲》5天创下1.05亿美元的惊人纪录,迄今北美票房累计2.68亿美元,成为2001年最卖座的电影,可能打破《泰坦尼克号》创造的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纪录。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去年10月,一套两款的玩具在英国首先推出。第一款是由玩家控制男主角哈利·波特,将玩具上的小球顺利穿越各个关口,玩法简单,胜在考你脑筋,应是成年人购买圣诞礼物的首选。另一款则是片中魔法学校的微缩版本,造型逼真,是小朋友的心头至爱。去年11月中旬,美国最大的游戏开发商电子艺界借“波特热”大赚一笔,他们以这位少年巫师在霍格华兹魔法学校第一年的学习生活为主题,推出了电脑游戏。今年1月7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02年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微软公司董事会主席和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装扮成哈利·波特的形象作开幕演讲……

  小说、电影、软件、玩具、主题公园……《哈利·波特》日长夜大。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人不经意间的小小构思,就像一滴水珠,在某种魔力的催化和作用下,迅即长成一座巨大的冰山。

  采访手记:从“滚雪球”学起——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入世了,国外资金进入中国文化产业,该是可以预期的前景。

  但是,机遇究竟是我们的,还是人家的?就很难预期了。

  一位电影人设想:中国有许多经典故事,如“孟姜女哭长城”之类。我们还没来得及拍成电影。如果美国人运用好莱坞的手法,投入几个亿美元,完全可能又是一部《泰坦尼克号》。

  其实,用中国的文化资源,去做大人家自己的文化产业,不是什么新鲜事。票房很好的进口片《花木兰》、《玻璃樽》等,就是我们舶去的题材。1992年,好莱坞安布林娱乐公司从网上获得中国云南禄丰的侏罗纪恐龙化石及河南西峡恐龙蛋的资料,受到极大启发,摄制出科幻巨片《侏罗纪公园》,国内票房收入达4.4亿美元,海外更突破4.76亿美元!

  我们的原创激情和非凡的大制作呢?

  差距是全方位的。文化产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升级和更新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一蹴而就。认识到两者的差距,醒悟自身的落后,也许就有利于根据实际条件和环境去做一些脚踏实地的事情……

  美国迪斯尼公司于1955年建立了“迪斯尼乐园”,把可看的动画片变成可玩可触摸的动画城,到目前接待游客逾3亿人。为充分利用其形象专利,迪斯尼专卖店还出售有迪斯尼形象的玩具、服装、纪念品等。一件普通的T恤只卖10美元,而有了迪斯尼形象可卖40美元。有人把这种做法称为“滚雪球”。

  要把我们自己的“雪球”滚起来,就要从积累一片一片的雪花做起……

  (来源:人民网)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