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采访了应邀前来参加第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的戛纳电影节总经理盖拉女士。盖拉女士身着一件蓝黑花连衣裙,一头短发,中等身材,看上去50岁左右。以下是记者与她的对话。
问:听说您是第一次来中国,请问您看过中国电影吗?
答:我看过很多,在巴黎和戛纳都看过。法国观众对中国电影很感兴趣,有特殊的感情。我认为,中国电影很感性,有创造性。
问:此次您来长春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接下来两年是中法文化交流年,我这次来就是希望能和中国电影界的同行建立联系,看看戛纳电影节与长春电影节在电影方面有什么合适的合作项目。
问:作为戛纳电影节总经理,您能否为中国同行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
答:我担任总经理刚刚2年,提不出什么建议,而且戛纳电影节与长春电影节有很大不同。长春电影节比较注重百姓的参与,戛纳电影节更重视为业内人士服务,专业性比较强。从跨度上来说也有不同,戛纳电影节已经有55年历史了,长春电影节刚举办6届,所以戛纳电影节已经很成熟了。不过开始时,戛纳电影节人也不多,但慢慢地影响越来越大了,戛纳电影节也成为全球唯一一个电影业内人士的趋之若鹜的盛大节日。长春电影节很年轻,将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着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您认为中国电影界应如何面对这一新形势?
答:中国电影应该更加对外开放,增强与全世界的交流,这对中国电影工业及对外文化交流都有重要意义。比如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由于着眼于外国观众,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很大成功。这值得其他中国电影人借鉴。
外国影片进来是必然的,也是好事。但又要对外开放,又要保持好自己的文化不受冲击,这很不容易。比如,欧洲越是向全球开放,也越重视保存好本土文化。中国目前的形势正处于阵痛阶段,既要开放,让人家进来,同时也得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文化,这种情形欧洲也曾经历过。
开放后,就面临着文化的多元化,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比如美国电影大片进来,有可能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但这种情形不会持续很久,慢慢会形成既包容了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本土文化又依然占主导地位的良好局面。
我认为,中国文化有很深厚的底蕴,能够承受这种外来文化的冲击,我对中国电影很有信心。(记者 车书明 杜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