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令人瞩目的优惠政策:驻军部队干部子女,入小学、初中可以跨学区自主选择教育质量好的学校,免收择校费;报考普通高中、重点高中,享受加分或减收录取费的优待。这项政策在吉林省四平市实行9年来,先后有1400多名驻军干部子女享受过优待,其中128人后来考上各类重点高等院校。
具有爱国拥军光荣传统的四平人,用自己的真诚和对军人的厚爱,为驻军干部子女教育开辟出了一条“绿色通道”。
不能让军队干部子女为入学犯难
1993年元旦前夕,四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来到市郊的某团慰问。他们在和官兵们座谈时了解到,恢复高考以来,这个团没有一个干部子女考上地方大学。原来,由于部队流动性大,干部子女随父母调来调去,缺少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加上部队驻地偏远,唯一的一所“八一”小学,还是由临时腾出的几间旧营房改建的。
慰问组看到“八一”小学的孩子们用炉钩子捅炉子取暖,下课时蹲坐在一起,小手冻得像胡萝卜似的。在场的领导感到一阵阵揪心的酸楚,眼窝湿润了……
“没想到军营里竟然还有这样连办学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简陋学校。这是我们当领导的失职啊!”慰问活动变成了现场办公会。市领导当场责成有关部门尽快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他们说,解决军队干部子女入学问题,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需要,也是发展经济、振兴四平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
调查组深入驻军部队,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了解情况,很快写出调查报告,递交到市领导的案头。市领导几经协调,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将“八一”小学迁移到市内。同年3月,市政府又专门下发文件,规定:“军官子女入学,要安排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荣立二等功、一等功,被大军区以上授予荣誉称号,或在边防、海岛工作的军官,其子女报考高中时可照顾一个分数段。”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那以后,几任市领导都十分关注这项工作。2000年“八一”前夕,市里出台了《四平市关于现役军人子女入学暂行规定》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优惠政策,为军队干部子女创造了良好的就学环境。
军队干部子女入学“一个也不能少”
四平市教育、民政等部门将“一个也不能少”,作为解决军队干部子女入学的工作标准。从择校、择班到转学、插班,各职能部门从不嫌麻烦。
驻在一个偏僻山坳的某团,以前干部子女要翻山越岭到5公里外去上学。每逢阴天下雨、刮风下雪,家长们不放心,有的孩子只好缺课。1997年4月,由市民政局、市教委、区教育局及有关学校领导组成的部队干部子女入学招生办,冒雨驱车来到某团现场办公。十几公里的路程,汽车颠簸了半个小时,大家更加体会到部队的孩子们上学太辛苦了。一到营区,他们就把《军人子女入学申报登记表》三联单发到部队干部手中。孩子们欢呼雀跃,干部们眼里闪烁着泪花。仅半天时间,招生办就接收了这个团所有干部子女到市区学校上学。
1998年7月的一天,铁西区教育局的领导带领工作人员,驱车来到离市区40多公里的某部现场办公。进入营门他们看到,官兵们像欢迎亲人一样,敲锣打鼓,列队迎接;会议室里,干部们已静坐等候多时。他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当场拍板,一次性为这个驻守山区部队的37名干部子女办理了转学、入学手续。
在四平人看来,军队干部子女是军中的“宝贝”,也是群众心中的“亲骨肉”。于是市里的优惠政策,在各所学校变为拥军的实际行动。在办理军队干部子女入学手续中,军人的特殊性有时也给学校出了难题。有的家属随队未随军,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后,在当地没有户口;部队整体搬迁到四平地区,一个团的几十名孩子要插班,等等。教委和学校一次次破例,一次次开绿灯,不厌其烦。
1998年夏季,一场洪水席卷大江南北,驻军某团到外地抗洪时,正值十四中学办理入学手续,有的干部子女错过了入学时间。当部队派人说明情况后,校领导当场表态:抗洪一线军队干部的子女,一律先入学,后办手续。
公主岭市一中是省重点中学,学校没有建立学籍的权力。校领导提出:“尽我们的一切能力解决好军人的实际困难,军队干部子女入学能建籍的建籍,不能建籍的就寄读。”他们一次接收了28名军队干部子女上高中,减免费用18万元。
不能让一名来自军营的同学掉队
“为部队解除后顾之忧是一份责任,是一种快乐。”四平市各校教职员工,以满腔真情道出了心声。
四平市十七中学校长何桂荣,从90年代任校长以来,学校先后接收军队干部子女289名,减免费用80多万元。全校的部队干部子女后来有三分之一考上了重点高中,其他的也都上了普通高中。
六马路小学南侧1000米处,有一个由老校长李秀珍为某团30多名干部子女创建的食堂。这所学校早在1988年就与驻守在山沟里的某团建立了共建关系,全团上小学的子女都在六马路小学就读。当时学校没有食堂,从山沟的营区到学校有20多公里,每天由团里的一台“大篷车”接送,孩子们中午只能吃从家里带的凉饭。李秀珍为解决这一难题,主动将自己家里一间30多平方米的房子腾出来,给部队的孩子们当食堂用。她还和老师们利用午休时间到食堂辅导功课,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
军队干部子女来自四面八方,原来的学习条件不同,相互之间学习成绩差异很大。“不让一名来自军营的同学掉队”,成了教师和同学们的助学誓言。四平市第一实验小学六年级一班的王璐璐刚从山东老家转来时,听课吃力,加上两地教材不一致,做起习题更是无从下手。她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急得回到家里大哭一场。班主任王雪华教师非常理解孩子的苦衷,专门为王璐璐制定了教学计划,放学后还经常把她领到自己家进行辅导。当王璐璐以双科都是95分的成绩考上重点初中时,家长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某团卫生队队长马成龙的儿子马云昊,从小随着爷爷奶奶长大,厌倦读书,学习成绩比较差,随军后转学遇到了难处。区教育局的领导知道后,亲自帮助联系教学质量好的学校。入学后,班主任王树平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说:“马云昊同学的父亲是一名最可爱的军人,我们都要伸出团结友爱的手。”全班同学主动接近他,帮助他,与他结成帮学对子。王树平老师经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给马云昊补课,使马云昊的学习成绩一下子撵了上来。去年夏季,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四平市卫生学校大专班。当王树平老师将大红的录取通知书交到马成龙的手中时,一家人高兴得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育人才苦口婆心似慈母,授知识千丝万缕如春蚕”。这是军队干部马成龙送给教师的一面金字锦旗,也是所有“军娃”家长们的肺腑之言。四平是驻军部队官兵的“第二故乡”,也是干部子女的“第二故乡”。当这些莘莘学子考上大学即将离开“第二故乡”的母校时,他们有的把爸爸的军功章给老师戴上,有的把母亲绣制的锦旗送给哺育他们成长的母校。驻守在这里的军官们,带着子女成才的喜悦,以军人的特殊礼节,向这块热土的人民致以崇高的军礼。(记者王淑军 张宝印 田应新 李成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