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今日军情快递     忆往昔峥嵘岁月     看今朝光荣之旅     解读钢铁长城         



奠定全国战局的最大决战——淮海战役


  战略决战的第一个大战役--辽沈战役刚刚结束,第二个大战役--淮海战役,又在黄淮平原展开了。

  集结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铁路郑州至连云港段,津浦铁路薛城至蚌埠段的国民党军徐州"剿匪"总司令刘峙集团,是蒋介石的最大、最强的战略集团,担负着拱卫首都南京的重任。自从东北卫立煌集团全军覆灭后,蒋介石发现华东、中原人民解放军有联合作战,求歼刘峙集团的动向,又鉴于该集团当时所处态势不利,于1948年11月4日派其参谋总长顾祝同到徐州,研究作战方针,决定"暂取战略守势",进一步收缩兵力于徐州、蚌埠之间,并把原归"华中剿匪"总司令白崇禧指挥的黄维兵团东调,增加徐蚌战场兵力,准备同人民解放军会战,如果形势不利,则依托淮河阻挡解放军南进。蒋介石在徐蚌地区集中的兵力,连同战役中调来的,为7个兵团、2个绥靖区、34个军、82个师,总兵力达80万人。

  歼灭刘峙集团,夺取徐州,人民解放军统帅部早就筹划了。1948年7月,提出"冬春夺取徐州"的设想。9月攻克济南后,同意华东野战军乘胜举行淮海战役,歼灭刘峙集团右翼劲旅,位于徐州以东新安镇地区的黄百韬兵团,进而攻歼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海州、连云港之敌,为夺取徐州创造条件。由于辽沈战役胜利,由于中原野战军攻克郑州后东进,即将与华东野战军会合,这些全局的、战役的有利条件,于11月上旬,决定扩大淮海战役的原定规模,由华东、中原两军联合作战,全歼刘峙集团于淮河以北。毛泽东说,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而且第一步歼灭该敌主力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余部于长江以北。他指出,"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毛泽东要求华东、中原人民解放军参战的23个步兵纵队、1个特种兵纵队,及中原、华东、华北一部分地方部队,共60万人,在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指挥下,争取全胜。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华东野战军按照预定计划,向新安镇地区的黄百韬兵团发起攻击,但该兵团已离开新安镇沿铁路西撤。华东野战军立即改变部署,展开猛烈追击、截击。就在黄百韬兵团要缩回徐州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军第3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根据华东野战军的布置,于8日率3个师在徐州东北的贾汪、台儿庄起义,为人民解放军迅速截断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创造了有利条件。至11日,黄百韬兵团4个军被包围在以碾庄圩为中心的1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另一个军在运河窑湾被歼灭。黄百韬依托工事顽强抵抗。华东野战军适时采取"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的战法,从11月16日开始发起总攻,激战至22日,全歼黄百韬兵团,兵团司令官黄百韬自杀身亡。

  在围歼黄百韬兵团的同时,中原野战军在徐州以西、以南发动攻势。11月16日凌晨攻克徐蚌间战略枢纽宿县,隔断徐蚌两敌的联系,使徐州刘峙集团陷于完全孤立。

  黄百韬兵团被歼,徐蚌交通被截断后,蒋介石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决定以徐州的邱清泉、孙元良两兵团,沿津浦路向南,以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由蚌埠向北,以黄维兵团由蒙城向宿县方向进攻,三路会师宿县,打通津浦路徐蚌段。

  黄维兵团约12万人,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好,战斗力强,其中的第18军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用来解徐州之围的生力军。11月23日,兵团司令官黄维不待徐州、蚌埠两路同时行动,就迫不及待地挥师向浍河南岸南坪集解放军阵地发起攻击,形成单独前进的孤立突出态势。淮海前线总前委常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认为歼击黄维兵团的时机很好,决心先打黄维兵团。毛泽东完全同意先打黄维,指示"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

  11月25日至12月15日,中原野战军全部和华东野战军一部,将黄维兵团包围歼灭以双堆集为中心的地区内,俘虏黄维。

  当黄维兵团陷入重围,蒋介石精心策划的三路会师宿县计划破产后,11月30日蒋介石把徐州"剿匪"副总司令杜聿明召到南京,经过密商,决定放弃徐州,由杜聿明指挥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绕经萧县、永城大路南下,接出双堆地区的黄维兵团,退守淮河以南。但是,杜聿明集团30万人一出徐州,就乱成一团,争相逃命。华东野战军立即展开围追堵截,12月4日将其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12月6日,孙元良按照杜聿明制定的突围计划,在邱清泉、李弥临时变卦不突围的情况下,单独突围,结果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孙元良只身脱逃。杜聿明集团陷入内缺粮弹,外无援军的绝境。

  这时,战略决战的第三个大战役--平津战役已经开始。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地区国民党军南下,淮海前线人民解放军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对杜聿明集团实行"困而不歼"。从12月16日起至1949年1月5日止,全军进行战场休整,同时对被围困之敌,展开猛烈的政治攻势。1月6日16时,华东野战军集中10个纵队,编成东、北、南三个突击集团同时对敌发起总攻。至10日16时,全歼杜聿明集团,击毙兵团司令官邱清泉,俘虏杜聿明,李弥乘天黑化装潜逃。

  淮海战役历时66天。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少于国民党军的情况下,自己伤亡13万余人,取得歼敌55.5万余人的伟大胜利,就其组织指挥而言,主要是及时把握了决战时机;正确选定了主要突击方向;先分割,后集中兵力,逐个围歼;根据战场情况变化,替换作战样式,实行大规模运动战与大规模阵地战相结合。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获得解放,使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中心南京上海,完全置于人民解放军的炮火之下,使蒋介石的精锐兵团丧失殆尽,从而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