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4月30日星期三播出
主持人:近日,台湾当局为了配合建立的新闻“公害”评鉴制度,推出了一个媒体调查计划,出钱委托台湾的民间机构对台湾的平面媒体进行调查,了解平面媒体一到四版报道的关于台湾当局的政策和当局负责人的言论与活动的情况,这项调查还包括台湾平面媒体的企业组织广告量和发行量,那么台湾当局为什么要推出这样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的内容是什么呢?有关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演播室特别邀请到了两位嘉宾,他们是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徐博东教授和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毛仲伟教授。
2003年4月中旬,台湾新闻局出版处推出了一个“新闻评鉴计划”,委托民间机构“新闻公害防治基金会”对台湾的平面媒体进行调查,调查主要针对的是这些平面媒体的一到四版,调查的内容还包括了各平面媒体的企业组织、资本结构、人力资源、人员素质等等。调查的标准是新闻内容是否精确、是否公正、是否客观、是否适合,还有一个新的指标,就是以所谓“公益”和“公害”来作为评价新闻好坏的标准。台湾各平面媒体的一到四版每天刊登的都是台湾当局的政策和台湾当局负责人的各项活动,现在这些报道要以“公害”、“公益”来区分,让许多的媒体觉得毫无道理。这一消息的公布在岛内的新闻业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媒体普遍认为,这是台湾当局对新闻控制的又一个新的手段。台湾各界人士也对此发表评论。
国民党籍人士 刘政鸿:饶了我们这些新闻界的朋友吧,这种方式跟秦始皇焚书坑儒有什么差别呢?干脆就把这些新闻记者通通砍死掉就好了嘛。
亲民党籍人士 邱毅: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媒体存活、兴衰,应该由市场来做决定,应该由阅订人来做决定,而不是用政府的黑手干预媒体的运作。
在媒体的强烈反对下,新闻局承诺要重新修改评鉴的标准,但是仍认为对新闻媒体的调查还是要照例进行。
主持人:最近台湾当局公布一个新的新闻评价的标准,我们注意到有一个新鲜的名词叫所谓的新闻“公害”,那么这个新闻“公害”它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一些内容呢?
特约评论员 毛仲伟:这个新闻“公害”,我理解应该是某些新闻媒体,盲目追求新闻市场效应,然后一些节目满足社会部分受众的那种畸形的心态,出现这样一些节目比如说暴力、色情、甚至八卦新闻,就像咱们以前老祖宗讲的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些东西充斥新闻版面,从而对于社会大众,公共的社会大众以及社会的伦理道德等等规范进行了损害、伤害,我理解这样是属于新闻的“公害”。
主持人:但是我们注意到这项调查计划当中很重要的考量就是说要调查一些平面媒体一到四版关于当局的一些政策的一些动向,那这一点又做何解释呢?
特约评论员 毛仲伟:我也不可理解,这点怎么能算做新闻“公害”呢?它从哪个角度看是新闻“公害”呢?恐怕后面还有一些深层次原因。
主持人:那您认为这个主要的原因在哪里呢?
特约评论员 毛仲伟:现在表面上看他了解一至四版,有关的报道情况,实际上后面还有一些潜台词,比如说最近就有放出这样的消息,说有不明的大陆中资介入台湾岛内,而且是介入台湾平面媒体,如果把这个跟前面的调查联系起来,如果说这些所谓的被指定有中资介入的媒体在报道台湾当局的言论各个方面,有明显的倾向性,那么后面问题就来了,所谓“公害”就产生了。为什么呢?你想咱们讲前些日子不久,连站先生说,他有大陆和平之旅的访问,陈水扁当头一棒,投降之旅,那么投降之旅跟卖台是联系的,如果说这些媒体它是接受了中资,在报道上倾向于祖国大陆,那么就有卖台之嫌,有卖台之嫌那不就是属于“公害”了吗,他的逻辑我理解就是这么一个逻辑,因此这是明显,政治操作下的一种“公害”的标准。
主持人:也就是说这种评价标准是否是平衡的,是否是客观的,有待于考察?事实上我们听到关于政府对媒体的批判声音一直是不断的。
特约评论员 徐博东:实际上,民进党执政以来它和台湾的主流媒体的矛盾越来越大,越来越激烈,最早陈水扁政府曾经去查抄《壹周刊》,吕秀莲曾经去告《新新闻》,嘿嘿嘿事件,后来又是陈水扁所谓“总统府”要告《中国时报》,最近又是爆发出谢长廷要告《联合报》。我们看到世界各地区政府和新闻媒体,搞得这么僵,不断政府出面或者当局的官员去告媒体这样的事情,恐怕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反映出当局和新闻媒体的矛盾。
主持人:那么不管怎么样去理解,民进党政府要加大对媒体控制,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徐教授您怎么来看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时机,当局会出台这样的一个新闻控制计划。
特约评论员 徐博东:实际上客观来看,媒体本来就是第四权的这样一个,起到监督政府施政的这样一个重要作用,他反映了民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权利,那么政府按理说应该有豁然大肚的气度来接受新闻媒体对他们的监督,说的对,你应该很好地接受,改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冕,这才是正常的情况,那么我们看到民进党政府执政以来,对媒体这种批评也好,监督也好,采取一种对立的态度,所以它现在面临着,明年的大选的这样一个压力,他想很快地来控制住媒体,来为他的竞选制作利多,它通过控制媒体,想让媒体来替他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这样的话,主要目的恐怕也就是为他拼选举来服务。
主持人:刚才徐教授提到一个问题,就是说事实上执政当局和主流媒体之间长期处于这种对立、矛盾的冲突当中。是不是也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对比,一种对立状态存在,促使民进党当局一定要把媒体牢牢地控制住,以帮助他们,包括他在执政的过程当中,包括他今后选举会有所帮助呢?
特约评论员 毛仲伟:确实是这样,因为民进党和陈水扁在这方面比较矛盾,他们在野之时强调捍卫新闻自由,因为他要有说话的窗口,要有途径,要能够使民众了解他们对于政治诉求的一些想法,所以他们坚决捍卫新闻自由,而且那时候还提出政党退出媒体,所以前不久陈水扁也想起这个事,要提这个事,李登辉骂了他一顿,说陈水扁太没经验,这时候你要政党退出媒体,在选举之前媒体就属于另外一种声音,也就是在野派控制,所以我觉得民进党现在也知道这个事情,掌握媒体就像臭豆腐一样,是闻着臭,吃着香,而且对选举来说,特别有好处。他可以影响一般民众的视听。因为现在很多人了解事情的情况大体都随着媒体走。所以我觉得这里面凸现了民进党现在,一系列动作,虽然他表面上还有一些,我这个事是新闻局做的,凸现他现在有一种执政的焦虑的情况下,他对于媒体急迫的需要。因为我们干得不好,政绩没有,我们政策走偏锋等等这些,只靠能媒体来为他遮掩,为他转向,转移民众视线。
主持人:但是我们注意到媒体的反弹声音实际上也很大,当然就是说,这项政策出台之后,媒体也有人人自危的倾向,但是我们注意到这种反对的声音,包括批评的声浪也是在不断地高涨。那么徐教授,怎么来看,民进党能不能有效控制这些媒体。
特约评论员 徐博东:依我看控制媒体到现在这种情况之下,我看他效果有限,当然不能说它完全没有效果,因为他有公权力,他可以把广告,用广告来使各个媒体听他的话,另外他用银行贷款来控制媒体,你要听我的话,我才给你贷款。
主持人:掌握经济命脉?
特约评论员 徐博东:另外他可以使用公权力,用明的暗的手段,让你受大众欢迎的一些节目让你停掉,比如说《文茜小妹大》这个节目,实际上是受很大的欢迎的,但因为它对当局的执政经常进行非常尖锐批评,他就强迫,背后采取看不见的手把这个节目停掉了。比如说,他主张政党退出电视台,退出媒体,包括民意代表要退出媒体,那么以这个来指责在野党的一些民意代表,特别是国民党的一些媒体,但是实际上呢?比如说(民进党人士)蔡同荣,他掌握着民视,他是民视董事长,他说不退,到现在陈水扁也不管他,也没有办法,他现在仍然是民视董事长,实际上一天到晚还是在替陈水扁在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宣传一些“台独”的观点,所以我看,陈水扁实际上他的这个新闻的评鉴也好,他对媒体的态度是两重标准,并不是一重标准。
主持人:那么就说到所谓的新闻调查计划,现在也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一方面刚才谈到新闻局出来公布这样的计划,但是遭到媒体强烈反弹之后,陈水扁政府又出来灭火,认为新闻局是不是做法有所欠妥等等,这种现象您认为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问题?
特约评论员 毛仲伟:首先是他想吃这个东西,但是目前现在看来底下反弹很大,吃不着,可能要惹一身骚的情况下,把这个推给新闻局,甚至重新提新闻局裁撤问题等等这些,甚至包括很明显叶国兴对新闻记者的态度,啪啪啪啪的,好像是开玩笑,但是他的心态很明显。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媒体十三枪”的问题,具体给我们讲一讲情况怎么样?
特约评论员 毛仲伟:就是他在所谓的立法机构里面,接受备询的时候,可能是中间休息的时候,对着上面媒体啪啪啪,好像是开玩笑,但是我觉得,在这种媒体跟政党现在对立那么严重,尤其是跟新闻局对立那么严重的情况下,这可能是,不说是下意识的一种动作吧,恐怕也是内心的写照。
主持人:所以我们看到媒体有这样的报道出来,说叶国兴不经意的几个动作实际上反映出他内心的一个,与媒体之间的一种对立的一种心态。
特约评论员 毛仲伟:他搞这一系列的,确实是为陈水扁服务的,为陈水扁效犬马之劳的事情,新闻局就有这么个作用,但是当这个火要烧到陈水扁身上的时候,不是捍卫新闻自由,宁可不要政府,也要捍卫新闻自由的时候,陈水扁就会,你得替我挡挡火。所以这种政策从总体上来说,民进党目前要选举,它确实需要对于媒体的掌控,而且让它朝利于自己一方发展,像刚才讲的,要歌功颂德,我们有很多成绩,莺歌艳舞的事情有。而且多把蓝军的这些不利的因素,多报道报道,多阐述阐述。所以在这几个情况下,他确实是客观需要,但是客观需要还有一个实行能走多远的问题,就像刚才徐教授讲,他的掌控确实有它一定效果,但是必定有限。
主持人:一方面我们看到当局和媒体之间的对立,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局也有讨好媒体的一面。这种矛盾的心态就不断地出现,因为对陈水扁来说,一方面他要为了他的竞选所需,他要在媒体上频频地亮相,也希望媒体能给他说好话,同时他又在出台一些政策,在限制媒体,那这种矛盾心态,您觉得,能看出什么样的端倪呢?
特约评论员 徐博东:我觉得反映出了陈水扁对于明年大选的这种焦虑感,说明他心里没有底,如果他做得很好,媒体想唱衰也没办法唱衰,台湾人说得很清楚,政权不是能唱衰的,是自己做衰的,所以陈水扁焦急的成分,对新闻媒体这种急于控制的心态,包括他跟媒体的对立情况,可以看出来他确实是对自己的执政,看到了,对他明年的选举非常不利的一面,感到了危机,民众怨声载道,希望能够灭灭火,通过媒体的掌控来打击竞争对手。
主持人:我们再回到关于这项新闻调查计划事件的本身来讲,那么这项计划还包括了要对平面媒体,包括它的企业的组织,包括它的广告发行量等等要进行调查,这些内容又说明什么样的一些问题呢?
特约评论员 毛仲伟:我觉得他这里面就是,大概要了解一下你的生存能力和生存来源,因为他不是刚才讲了嘛,他怀疑有些媒体能用这样的报道,是不是有些政治力,包括是大陆这边的介入。
主持人:是不是有背景。
特约评论员 毛仲伟:恐怕有这方面的因素,还有就是掌握你的实际经济状况,我的施压,我可以利诱,也可以压你,看能不能有效,我觉得这是他掌握的一个基本,现在媒体日子也不好过,因为整个不景气嘛,包括《 文茜小妹大》节目,报道就是说,交换的条件是什么呢?陈水扁一千天啊,我这个节目给你,保证带给你两倍于《小妹大》节目的广告量,而且我后期的制作全不用你出钱,这就是利诱,如果我掌握了你经济上的罩门,你确实有困难的话,那我就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或者你的资金来源,比如说来源于某个政党,我可以在政治上压你,所以这个等于是多管齐下,对媒体的掌控,这个比那个,表面上查一查,好像是平白直序的一种查,实际他了解你的底细之后,他可做的事情很多,他可以不显山不露水地把这个事情全做了,然后使这个媒体导向,这个导向很清楚,比如说有人统计这个资料,这三年来各个媒体从当局那儿拿到的单,比如说宣传的广告单有多少,那是厚此薄彼,可以说是厚独薄统、厚绿薄蓝,很明显,就是说如果你对他不说好话,这个钱不会给你的,这个买卖不会让你做的。
主持人:还有一点是非常值得去观察的,就是说民进党在它上台之前,一向是标榜自己要主张新闻自由,去主张这种民主,那么上台之后,来观察他的言行,您认为有没有一些变化呢?
特约评论员 徐博东:台湾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叫做屁股决定大脑,民进党是典型的屁股决定大脑,他在野的时候,实际上他是最激烈地要求媒体自由,新闻自由,实际上民进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壮大,不断地发展,最后能够取代国民党,而取得执政权,很大程度上是,靠媒体给它帮忙,给它造势,拜媒体之赐,后来执政之后,为了能够稳固他的执政地位,又不允许媒体来监督他,批评他,现在反过来,反食媒体,要对媒体进行控制,这反映了民进党,说它是民主进步,恰恰地说明它不民主,不进步。
主持人 :那么这件事件,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小的问题,但它反映出的是台湾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今天谢谢二位嘉宾光临我们演播室,谢谢。这项新闻调查计划是否能够得以推行,台湾媒体为此而进行的争论还在继续,不过多数的媒体都提出了这样的一个疑问,一个真正的民主政府会将新闻视为“公害”吗?(编导:安倍含、陈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