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27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 李峰:国民党、亲民党筹组联盟,引发各界关注。2月24号,台湾亲民党党团大会在台湾苗栗县召开。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会上发表演讲,就国亲合作,以及合作平台的人数,以及授权方式进行了说明。继2月12号宋楚瑜发表《建构台湾未来愿景》万言书,以及2月14号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会面签署了《国亲联盟备忘录》之后,此举再度引起台湾媒体及民众的关注。就这一点热点话题,今天我们演播室邀请到两位嘉宾。他们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嘉树教授和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综合室副主任毛仲伟教授。
2月23日、24日,亲民党“立院”党团大会在台湾苗栗县召开,这是2月14日所谓“连宋配” 成形后,亲民党党内第一次正式会议。宋楚瑜在会上发表的“千言书”,为未来国亲合作提出政治愿景,强调两党合作的必要性,指出两党合作不是政治游戏,合作不是合并,亲民党不会被边缘化,安抚党内部分关于国亲合作的疑虑和杂音。
亲民党主席 宋楚瑜:合是合作。而不是合并。
宋楚瑜还为国亲合作定出了基本方向,提出了“八不两会”的口号。
亲民党主席 宋楚瑜:那就是国亲合作不是零和游戏,不是权谋分赃,不是老人政治,不是密室交易,不是黑金复辟,不是思想贫血,更不会出卖台湾。
在“两会”方面,宋楚瑜指出,国亲合作会组成一加一大于二的竞选执政团队,也会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作为。
主持人:现在可以说这个国亲合作的话题是岛内目前最热的话题之一。您看刚刚召开的亲民党的党团大会,有媒体就认为,说这是国亲合作进入了实质的操作阶段。那么岛内媒体也非常关注此事的进展。黄教授,您怎么来看,人们为什么特别对这件事情予以了这么大的关注呢?原因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黄嘉树:因为可能在未来一年多的时间内,台湾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就是明年三月的所谓“大选”。“大选”陈水扁肯定是要寻求连任了,那么“泛蓝”呢,如果是分裂地来参选的话,可以说就不用选了,这个选举就没什么看头。如果“泛蓝”能够共推一组人马来参选,那么这个是会成为一场有看头的这么一个选举。所以大家对这个关注是很自然的。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综合室副主任 毛仲伟:尤其是“泛蓝”的支持群体,有这种强烈的期待。那么这种期待就折射到对连宋的关系,对国亲两党关系的一种关注。因为这里边衍生出一些问题,比如说国民党势头升起来了之后,亲民党是不是边缘化了?连战是不是未来领军选举?宋楚瑜是不是要出局?“新生代”是不是要接替?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出来。那么基本支持群众,像你讲的这个,对未来台湾走向的一种关注,一种焦虑,恐怕更倾向于希望国亲能够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黄嘉树:这个选举竞争的背后,实际上反映的是,大家对台湾不同的发展的方向,以及对台湾前几年走过的道路,有不同的认识。那么有些人是希望转变一个方向,或者说对民进党施政不满意。但是这个转变能不能实现,前提就要看“泛蓝”能不能团结,如果不能团结,可以说一切无从谈起。
主持人:其实对选举本身的这种关注,也反映出岛内民众有一种普遍心理,就是对目前台湾岛内这种局势有一种普遍不满的心理,毛教授,你是不是这样看?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综合室副主任 毛仲伟:这三年来,老百姓的一些愿景都没有得到实现,答应的承诺也没有实现。那么也为“泛蓝”他们提出新的议题有着力点。比如说国民党“2004年人民幸福工程”,亲民党是“救台湾大联盟”。那么这两个工程实际上都是针对民进党执政的,两个合起来也许有希望。所以导致到对于连宋这个会,是2月14号选择这个情人节见面,这种期待、这种关注,我觉得跟岛内形势也有一定的关系。
2月14日上午,在近百位台湾媒体记者的团团包围下,国民党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台北国宾饭店会面,历时1小时15分钟。会后,两党秘书长陪同连宋二人举行记者会,宣布成立“国亲政党联盟”,由两党主席共同担任联盟主席,并成立“决策委员会”,由宋楚瑜召集工作小组,双方同意在2004年“大选”时合作,共推一组人选角逐。国民党秘书长林丰正公开宣读了“连宋会”所达成的《两党共同书面声明》与《国亲政党联盟备忘录》。其中共同声明的三点内容分别是:国亲回应主流民意期待,决定推动党对党的合作,共组“国亲政党联盟”;对于2004年选举人选搭配问题,宋楚瑜表示尊重连战的意见,两党按党内程序及民主机制办理提名事宜;两党将提出台湾发展蓝图等共同政策主张,并合组“联合执政团队”。国民党主席连战宣布,签署声明及备忘录标志着两党合作的第一步,他们考量的是台湾的前途。
国民党主席 连战:这是两党合作的一个开端,一个起始,我们惟一的一个考量的方向就是民众的福祉和台湾的前途,我们没有任何其它的考量。
宋楚瑜表示,他们的合作不是“泛蓝”与“泛绿”的对抗,而是一种包容,令台湾发展,他们将在2004年共同努力把台湾的竞争力及自信找回来。
亲民党主席 宋楚瑜:就是重新把台湾的秩序找回来,把台湾的活力找回来,把台湾人的自信力、自信心找回来,不能够让台湾老百姓还继续这样过苦日子,我们更舍不得的是,台海两岸可爱的乡亲,不要让他们生灵涂炭。这才是我们真正舍不得的。
此次连宋会面是自2000年大选后,两人第六度公开会面,也被看作是“泛蓝”全面整合的开始。岛内舆论分析指出,连、宋两人的高度默契,尤其是“连宋会”达成的共识,表示“连宋配”已经成形;对外宣布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主持人:那么自从2月14号连宋会面之后,也就标志着国亲两党这种合作正式启动了。那么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就说国亲两党合作这种机制问题,那毛教授您怎么来看?就说国亲两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一种合作方式,可能是最有利的?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综合室副主任 毛仲伟:不是应该了,它已经形成一个东西。就是从原来那种议题合作,个别的议题合作,或者是在联盟机制的时候,那种某些,甚至包括一些人事的,包括在“立法院”人事的问题,和一些政治问题合作。那么现在上升一个层次,就是政党的一种联盟机制,那么这个机制实际上已经比较细化了,根据他的声明来讲,他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甚至确定了人事,比如宋楚瑜召集工作小组的职能,研究政策,甚至推出共同的纲领,推出共同的政策方案吧。对后面的一系列都有一定的设计,我觉得这个设计实际上是从国亲两党在两三年来磨合,纷纷争争,甚至说有很多彼此之间的恩怨,到现在能够建立到这么一套机制的话,已经是很不易了,当然这个机制能否正常运作下去还有待观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黄嘉树:其实国亲合作,从2000年3月败选以后,就已经开始在磨合了。在“立法院”,他们两个党基本上议题是合作的。后来在“副院长”人选上他们也打了一个胜仗。包括到了去年(台)北、高(雄)两市市长在选举中间,就市长这个部分也算是合作了,台北市没什么问题,高雄市一开始有些问题,后来实际上也合作了。然后现在又提出要做一个“共同发言人”的制度,还要建立高层的联系热线。所以未来的合作,就是联合竞选,联合提出政策主张,联合执政,同时联合在“立法院”获得“国会”多数。
回顾历史,由于李登辉执政时期大搞权谋、推行“台独”政策和路线,使得许多国民党人士纷纷出走,到目前为止,国民党经受了三次分裂的重创。第一次是1992年许历农、赵少康等人从国民党出走,另组新党;第二次是1995年,林洋港和郝伯村,由于与李登辉政见不合,离开了国民党;而2000年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宋楚瑜出走,独立参选,与国民党第三次分裂,导致了国民党最终失去在台湾的执政权力,同年3月宋楚瑜组建亲民党。此后,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几股政治势力分分合合,形成了被台湾社会称之为“泛蓝”势力的在野力量。而以绿色为党旗主色调的民进党、台联党等“台儿”,则被称为“泛绿”势力。2000年8月间,民进党陈水扁强行“停建核四厂”事件,导致国亲两党成立“在野联盟”泛蓝开始第一次整合;2001年连战、宋楚瑜宣布国亲两党成立“政策协调机制”,并在台湾立法主管部门负责人的选举中,国、亲两党第二次成功合作,使得国民党籍王金平、江丙坤顺利出任;而2002年12月7日结束的台湾地区第三届台北、高雄市长暨市议员选举中,国民党籍的马英九高票当选,又再一次印证了国、亲两党整合的力量。
主持人:所以我们听到岛内现在还有一种比较强的一种声音,就是大家认为,要改变目前岛内现在这种政治上一种乱局,可能很大希望寄托在“连宋”这种联合上。所以就引发了说,国亲两党必须合作,才可能为台湾政治前途带来一线希望。那么我们就来探讨,“连宋”为什么要合作?黄教授,您来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黄嘉树:基本上现在是这样,因为前十年的台湾政治发展来看,原来的国民党这个阵营,或者说“泛统派”阵营是在不断分裂的这么一个趋势之中。从新党的出走,到后来宋楚瑜的出走等等。那么这个就决定了它的相反的方向,就是“绿营”不断地坐大。那么这个趋势到了去年的年底,(台)北、高(雄)两市市长选举的时候,开始有往回走的趋势出来了。就是说“泛蓝”阵营从分裂这么一个态势中间,走回到开始合作的道路。这个部分就使得“泛蓝”的选民发现,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对付日益坐大的“绿营”的势力,使“泛蓝”的主张能够有赋予实践的现实政治基础。因为你没有权力,什么都谈不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连和宋都认识到,如果继续单打独斗,那就是大家共同完蛋。团结起来还有一拼。
主持人:这个国亲合作,有评论就认为这是不得不为之的一种行为,毛教授,您怎么来看?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综合室副主任 毛仲伟:因为这个从政治生态,或者政党的版图来看。现在岛内不管民进党现在是第一大党也好,或者国民党,都没有过半的实力。任何一个单独的党,在施政、执政也好,都没有主导的这种实力。那么相反来说,就说在蓝绿如果划分的话,却有误颇,甚至还有说“泛蓝”还略多于“泛绿”。也就说国民党和亲民党合作起来,它的支持率也好,还是后来的“立委”选举这样算,都略多于民进党,而且总体上格局“立委”席次上也还略多一点。那么就是一个最基本的算术,选民就很清楚。只有两个党合起来,才有一战的机会,才有一战的可能。
主持人:刚才我们探讨说,国亲合作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不断尝试,不断调整的一个过程,但其中也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但是还存在着磨合上的问题,甚至出现一些障碍问题。那综合起来,黄教授您怎么来看?目前国亲合作,以及未来发展道路当中,他们最大的障碍在哪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黄嘉树:国亲合作原来的障碍主要是亲民党认为它有实力,就是宋楚瑜在2000年选举中间得票很高,而连战比他得的少,但是现在这个障碍逐渐在排除,因为亲民党的力量在下降,而连战这两年,国民党的力量基本上慢慢在稳住。所以这也是这次“连宋会”能够成形,宋楚瑜表示要尊重连战背后的原因。另外国亲合作核心的问题,是双方会有利益上的冲突,因为政党有不同的政治利益。但这种冲突往往是表现在所谓“多席次选举”之中。比如说像“立法委员”的选举就很难合作,因为我这个党能上,我为什么让给你?而在“单一席次的竞选”中间,反而比较好合作。
主持人:那么这种障碍会不会影响到今后这种国亲两党未来合作的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黄嘉树:就是在选举这个目标,就是选上这个目标没达到之前,国亲合作大方向无法改变,而且双方都会理性地做一定的妥协,来照顾这个团结合作的大局的。因为利益太大。就是说我赢了的话,我就是拿回执政权,然后就可以分配很多资源,可以有很多活动的舞台和空间,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双方基于前进利益很大,再后退、再分裂,那什么都没有,所以我想这样一个基本的格局决定了大概“合作选举、共同执政”,起码走到这一步之前还是可以乐观的。
主持人:应该说国亲合作这种大势已经基本定局了。那么合作了以后,从这种近期也好,远期也好,他们应该做些什么事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黄嘉树:这个实际上是真正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泛蓝”也好,“泛绿”也好,在竞选中主要争夺的是中间选民。中间选民要期待的不仅仅是所谓“泛蓝”跟“泛绿”两个阵营的对垒,而是要看“泛蓝”阵营能够拿出什么样的改革的方案,以及他自身的形象跟两岸关系,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对台湾的民主改革,他有些什么政见、政纲,他才能够决定是不是要换。
社科院台湾研究所 综合室副主任 毛仲伟:因为现在目前岛内其它的评判对于民进党都不太有利,但是在改革这个问题上,民进党还略高于国民党和亲民党,就是在哪个党最能改革这上头,因为毕竟是,尤其国民党的历史包袱比较重,原来中间选民对国民党历史上有些东西,他可能是有情结在那里头,能够使他这个改变,这个也很重要;亲民党当然还要改造自己的“一人政党”,突出它党内民主机制,突出共同参与这里面,也需要加强。还有很多问题,包括经费的运用,一系列问题。
主持人:所以对媒体来说,可能炒作更多是“连宋配”这个事件本身,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关心是台湾未来的前途。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教授 黄嘉树:对,他们更期待的要看到就是“泛蓝”在整合成一组候选人以后,他能提出什么样的政纲,他未来施政的方向是什么。特别是他有一些所谓连宋一些,所谓不利的部分如何克服。国民党要强调改革,亲民党要强调清廉,强化他要改革的形象,破所谓“复辟”的问题。他还是有一些包袱要甩一甩。
主持人:从目前来看,国亲合作现在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未来如何发展,还有待于观察。据岛内媒体报道,国亲合作搭档参加台湾领导人选举的具体人选,将在三月份正式宣布。国亲合作究竟将如何发展,将影响到台湾未来的政治格局,我们的节目也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编导:柴玉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