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6月14日20:40分,四套播出。
主持人:6月12日,为期5天的第三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圆满地落下了帷幕。浙洽会期间,众多的台商汇聚宁波,掀起了又一轮的台商投资热潮。
6月8日上午,第三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宁波天马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浙洽会主要由投资洽谈,贸易洽谈,投资论坛和人才、科技引进等内容组成。在投资洽谈馆,记者了解到,投资洽谈会主要以突出浙江省利用外资的重点区域,突出发展的重点行业和突出对台招商为主,利用洽谈会集中展示浙江省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的各项优势,以加大对外、对台招商引资的力度。
台湾庆堂集团谢褚亨先生在祖国大陆投资已有十年了,他在好多地方都有企业,这一次,他把目光转移到了浙江,投资1000万美元,要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建一家阀门厂。
庆堂集团业务副总经理谢褚亨:我想最主要也是投资环境,基本上会选择在宁波有它一定的配套措施,我们认为是比较合适的,因为事实上我们也看过蛮多工业区,(这里的)整体规划,我觉得蛮理想。
敏孚企业的秦荣华先生是在1993年来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汽车配件厂的,当时的投资额只有100万美元,经过了八年的发展,如今秦先生在祖国大陆已经有了八家工厂,资产达到了8000万美元。
敏孚企业总经理秦荣华:我们每年投资一个厂,而且投资完了以后,当年都可以把投资额回收回来,从1993年到现在,一年增加一个厂,销售额也从最初的第一年253万人民币,到今年可以超过10亿。
秦先生告诉我们说,他有一个很大的设想,就是要联合几家台湾汽车厂商,在宁波建一个全国最大、最好的汽车模具中心,他说,他对自己有信心,更对这里的投资环境有信心。
敏孚企业总经理秦荣华:他们已经累积出了一套东西,就是说整个思路跟想法已经可以跟国外比较接近了,也因为现实的考虑,他们的服务,我觉得是非常的到位,从我的角度来看的话,还有一点超过头了,有这样一种感觉,特别是这一两年来,做得非常好。
据介绍,秦先生不仅自己的生意越做越红火,而且他经常介绍一些台湾的朋友也来浙江的开发区投资。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意味深长地说,只要你种好了梧桐树,凤凰自然会来的。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永明:大多数的台商、台资企业,现在在浙江生产经营活动都很正常,效益回报也很好,所以很多新一轮的台商投资,实际上是这一些老的台商到岛内去招商,所以现在是靠以商引商,以台资引台资,所以在台湾整个经济界信誉度很好,当然其它还有很多优势条件。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南翼,在对台贸易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而且山清水秀的浙江大地也造就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些都成为台商纷纷看好浙江的原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已经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截止到今年三月底,台商在浙江投资的企业已有3296家,总投资达到了74.5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56. 4亿美元。而且最近几年在浙江投资的台资企业,普遍呈现出了投资规模日益增大,产业档次不断提升的势头。目前,已有20多家包括半导体、电脑等台湾IT业厂商在浙江落户。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薛维海:大的方面优势主要是两大块,第一个优势是区位优势,第二个优势就是我们的投资环境,主要是改善我们的投资软环境。
区域投资环境的日益完善是浙江利用开发区吸引台资的主要因素之一。浙江省的八个各类国家级开发区,5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已经成为地方经济重要的新增长点,在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了解到,开发区管委会按“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立行政机构,行使以服务为主的行政管理职能,营造“富商、安商、亲商”的环境,一切围绕投资者,一条龙服务到底,为投资者提供全程主动服务。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薛维海:这样的时候客商感觉到一种亲近感,所以他觉得这个地方不错,不是当他是外人,是当自己人做事情一样,通过这样具体的工作做了以后,他会去宣传,他觉得宁波这个地方,开发区这个地方,的确不单单是招商,还富商,同时还安商,还亲商,所以通过这么一个工作,使得客商觉得印象不错,对我们招商引资是非常有利的。
正是有了这样一个良好扎实的基础,所以今年的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更是吸引了台商的关注,台湾华新丽华集团、统一企业集团、英业达集团等知名公司纷纷派人参加,台湾工业总会更是组织了以常务理事詹正田先生为团长的考察团专程赶到宁波参加浙洽会。
台湾工业总会考察团团长詹正田:我们工业总会来这边是要了解这边整个投资环境,还有就是说我们了解以后,我们带回我们工业总会,给我们那么多会员厂一个资讯,给他们以后来这边投资的一个参考。
台湾工业总会考察团团员吴春池:尽力地来了解这个市场,还有这边一些适当的环境,配套的措施,是相当有意义的。
随着投资环境的日益完善,外资、台资大量进入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面对这高涨的投资热情,实在是出乎了人们的料想。在金华市的投资说明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金华市的汤黎路市长高兴地告诉我们说,浙洽会时间尚未过半,可金华市签约的项目早已超过了原定计划。
金华市人民政府市长汤黎路:我们现在已经投资合同意向签约一共是7.1亿美金,其中意向签约是3亿美金,合同是4亿美金,远远超过了我们原来的预想目标。
记者:这其中台资占有多大的比例?
汤黎路:台资这一次占有的比例是比较大的,也超过了我们预想的目标。
这种出乎想象的结果不仅出现在金华市的招商代表团,据浙洽会组委会统计的结果显示,五天的浙洽会共签约的项目451个,总投资达到46.1亿美元,协议外资25.2亿美元,大大超过大会预定的20亿美元的目标。从签约项目看,协议外资前三位,分别是香港、台湾和美国,台资在纺织机械、电子、农业、交通等行业,共投资了106项,总投资6. 6亿美元,协议台资达到5.2亿美元。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永明:现在我们预定目标已经基本达到了,这次浙洽会上的外商投资的项目,利用外资大体上是25亿美元左右,这占了我们全省全年利用外资总量的大体上是60%以上,它已经成为我们全省利用外资一个重要的窗口和基地。
针对台商投资取向的变化和台资企业大批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的新趋势,本届浙洽会还特别举办了中国(浙江)台商投资论坛。浙江省省长柴松岳、国台办常务副主任李炳才出席了论坛,并分别致辞,来自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海外的工商企业界,金融贸易界人士,浙江省有关部门代表和各开发区代表400多人参加了论坛。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炳才:近年来浙台经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浙江省一些地区在台商对祖国大陆投资环境的评估中叠获赞誉,名列前茅,浙江宁波这一些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资源优势,显示出在吸引台资,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方面的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相信在本次活动的推动下,浙台经贸合作一定会呈现新的局面。
在随后的论坛上,两岸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以进一步扩大两岸经济合作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国台办经济局局长、清华大学教授何世忠首先作了题为《两岸经济合作的现状和前景》的演讲。何局长在演讲中简要回顾了祖国大陆推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过程,分析了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与特点,并就21世纪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新契机做了展望。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局局长何世忠: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潜力及两岸经济发展的需要还不相适应,由于台湾当局限制,台湾同胞不能参与某些产业合作,丧失了很多商机,这种以政治手段干扰经济发展的做法,违反了经济自身发展的规律,既阻碍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无疑也对台湾经济的发展不利,因而是不明智的。我们希望台湾当局能以理性、前瞻和建设性的态度对待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为推动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
随后台湾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石滋宜博士主讲了《台湾经济发展历程与两岸合作之前景》,台湾华新丽华集团副总经理考伟廷先生也做了《台湾在大陆的投资发展及建议》的演讲,宁波敏孚机械有限公司秦荣华总经理和台湾英业达集团副董事长温世仁先生也分别做了演讲。
台湾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石滋宜:加入WTO之前,两岸经济合作毫无疑问更能快速地发展,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加以阻挡的。
华新丽华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考伟廷:为什么《财富》论谈在前年和今年,连续两次选择在中国、上海和香港召开?为什么全球500强大企业开始看好中国大陆市场?向中国大陆来投资。为什么外资从东南亚加速向大陆来转移?为什么台商又掀起了一波投资热?我们说是第三次投资热,我认为答案非常简单,大陆是21世纪最受瞩目的,重要的单一市场,而且是最大潜力市场。
论坛结束后,许多参会的台商纷纷表示,通过台商投资论坛,通过浙洽会,他们进一步了解了浙江,了解了祖国大陆的对台经贸政策,这对他们发展事业,投资祖国大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考伟廷:这是非常好的一次论坛,主要的原因是第一个,它有政府官员的说话,换句话说,你可以了解政府当前以及过去以及未来可能采取的政策,以及措施等,你在这里可以做一个了解,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是,这种论坛一定是学者专家都参与,它可以拓展你的视野,也让你的事业在视野拓展以后能有发展,第三个呢,一定也会有业者的心得报告,这些报告呢,对你来讲都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我认为这样一个论坛,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王永明:我们希望能够在现在的基础上发展的更好,更有利、更健康、更积极,面向新世纪我们欢迎更多的台资企业到浙江来落户,到浙江来发展,到浙江来寻求他新一轮的发展机会,我们也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当然也带动我们地方经济的发展。
主持人:第三届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的成功举行,让更多的台商了解了浙江,并且选择了浙江,这对开创两岸经贸的双赢局面,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就像一位台商对记者所说的,未来的海峡两岸不应是分庭对抗,不存在输赢的问题,双方必须合起来,打一场一定要赢的比赛,让中国人在世界上的价值和尊严得到很好地体现。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节目,《海峡两岸》跟踪海峡热点,反映两岸民意,下期节目我们再见。(编导:王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