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6日星期五播出
主持人李峰:8月23日,17位台湾听众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参加“第五届台湾听众联谊会”,联谊会期间,他们与中央电台对台广播的编播人员进行了座谈,并参观了录制以及播出机房。那么台湾听众都喜欢收听中央电台的哪些节目?中央电台的对台广播又有哪些特色呢?
每天清晨,台湾同胞只要打开收音机,就能收听到中央电台的节目,很多台湾同胞就是从中央电台的广播中了解到大陆的情况。8月23日,他们当中的17位代表来到北京,参加中央电台第五届台湾听众联谊会。这些代表分别来自台北、花莲、嘉义、彰化、台中、桃园等地,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涉及到大学教授、作家、公司主管、报社总编辑、资讯业者以及广播电台台长,他们当中还有5位在校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年龄从19岁到50多岁,可以说这些听众具有知识化、职业多元化、本省籍化的特点。
从1998年起,中央电台开始举办台湾听众联谊会,到今年已是第五届了,截止到本届,已有近70位台湾听众到过中央电台参加了此项活动。在以往历届联谊会召开之前,中央电台先在台湾岛内开展听众问卷调查,然后从问卷调查的参与者中选择出参加联谊会的听众。而第五届跟以往有所不同。今年5月到6月底,中央电台台港澳中心举办了"两岸情缘"征文活动,期间共收到应征作品400多件,有些作品已经陆续播出,参加联谊会的17位听众就是从这400多位征文作者中挑选出来的。这些征文或记述发生在海峡两岸真实、生动、感人的故事,或反映两岸血浓于水、相依相存的渊源关系;或抒发对祖国、对故土、对山水风光的赞美之情;或描述两岸现实的交往,阐发对两岸关系未来走向的见解。多元的题材、个性的视角,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风格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得"两岸情缘"征文活动在听众中产生强烈共鸣。
在台湾从事资讯业的向京先生在征文中写道:
或许我的情与一般人不同,每天与计算机一起生活,所以就靠网络传情,与祖国大陆可以天天见面,日久生情,情来情往所孕育出一种特殊的情愫,我给它一个名字叫“电子情”。经常会有一些朋友,对不了解的事情总会用比较夸张或与事实不符的语言去描写大陆的情况。比如说,大陆的升学竞争与课后教育的情况,总会用自己的猜测去想像大陆的教育状况,这对一些想到大陆就业的科技或管理者产生了很多的疑问与猜测。当这些问题辗转到我这儿来,我便以处理问题的心态向他们说明,甚至还告诉他们,如何请家教及家教的费用,这些信息使他们感到惊讶。这些都是我平常上新华网、华夏网等积累获得的信息。
台湾听众陶振宇在征文中写道:
前些天听已故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段子,其中有一段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记得在这段相声中,侯先生出了个谜语:什么东西一个人能做,两个人不能做,大家都能做,不能一起做。最后的答案是梦。听完之后,除了佩服大师的幽默机智,也有一些疑惑:大家真的不能一起做梦吗?恐怕也不尽然。就拿现在来说,一个强国梦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中华儿女的心中,这个梦怕做了几千年了吧。在这个中华民族的强国梦想中,国家统一无疑是最重要的方面。
在联谊会的开幕式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总编辑田进、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助理、新闻局局长张铭清发表即席讲话。开幕式后,台湾听众来到中央电台,参观了对台节目的制作机房、办公室。
台湾听众在参观中了解到,中央电台现办有8套节目,每天播出156小时,拥有包括台港澳地区在内的7亿多听众,是国内受众最广、影响最大的重要媒体之一。智能化的业务大楼于1998年6月启用,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地面至塔尖高度为112米,共有办公用房280多间,技术用房240多间,装备有7套文艺录音室、20套语言录音室和12套复制间,节目制作实现了模拟化向数字化的转变。第四层主控机房的现代化节目交换系统采用了德国西门子技术,投资约3000万人民币,目前的8套节目全部实现了卫星传送,覆盖大陆全境并辐射周边地区。
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节目已经有48年的历史了,1954年8月15日正式向台湾广播,当时工作人员有20多人,每天用普通话和闽南话播出。对台节目在中央电台大楼里制作完成之后,首先通过大楼上的发射设备传送到福建省,那里有3座发射台,其中2台的发射功率在1000千瓦,发射功率覆盖全台湾,对台节目就是通过这3座发射台传送到台湾。
中央电台台港澳中心主任韩长江今年5月到台湾驻点采访时,实地考察了台湾听众收听中央电台节目的情况。他说,收音机在台湾很普及,每台售价在1000元台币左右,相当于人民币二、三百元,人们收听广播的时间集中在早上、中午和下班之后,他说中央电台的节目在台湾拥有相当稳定的收听人群。
中央电台台港澳中心主任韩长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拥有很多的听众,它仅次于美国之音,但是比BBC听众还要多。
为了更好地做好对台广播,中央电台对台广播部2001年针对台湾听众的收听状况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台湾听众最喜欢收听的10个内容分别是:新闻消息、两岸关系、新闻评论、风光名胜、军事报道、科技成就、谈古论今、医疗保健、台商情况、民族音乐。了解大陆情况、增加新的知识见闻和休闲娱乐是台湾听众收听中央电台对台广播的主要动机。
1981年元旦,中央电台的对台广播推出了一个新节目——《空中之友》。《空中之友》是在中国广播节目中第一个采用主持人形式的节目,内容平实客观,言论实事求是,对台湾听众有信必复、有问必答,虽历经21年、前后有过5位主持人,《空中之友》节目仍然拥有大批听众,每年收到上千封台湾听众的来信,另外还有大量锦旗、牌匾、字画以及其它纪念品。经过48年、跨越三代人的努力,中央电台在台湾同胞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培养出一大批固定的听众。
中央电台台播部 副主任 冬艳:我们节目经常收到台湾听众朋友的来信,来信的量应该说还是挺大的,像这些来信都是我们最近收到的,各个地方的都有,各个年龄层的也都有,有的时候信写得很长,让我们觉得很感动。你看这封听众来信,他说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情有独钟,特别有兴趣,希望我们多介绍一些旅游方面的资源,同时介绍一些自助旅游服务方面的情况,比如什么线路,怎么组合更好,除了讲山河怎么美,还要讲怎么走最经济。
台湾听众来到《空中之友》节目的录制机房,纷纷坐在话筒前,要尝试一下播音的感觉。而就在这间机房,在今年的春节和端午节,《空中之友》节目和台湾大众广播电台合作,制作了两期特别节目,受到两岸听众的欢迎。
《空中之友》节目的主持人齐莺和明亮说,跟台湾同行的合作给他们带来不少新的感受和启示。
中央电台《空中之友》节目主持人齐莺:第一次这样直接的对话,两岸主持的风格是怎么样的,对节目怎么处理,我觉得都有挺新鲜的一种感受。
中央电台《空中之友》节目主持人明亮:且两岸的主持人我觉得,从风格上来讲都非常的鲜明,像我们大陆的主持人,可能更稳重一些,台湾的主持人更活泼一些,我们四个主持人不同风格的融合,感觉非常好,作为我们来讲,和台湾主持人的交流、交往,这么直接的交流、交往是非常必要的。
台湾高雄大众广播电台副总经理黄燕钊女士这次来中央电台参加听众联谊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跟中央电台洽谈在今年中秋再次合作的事宜。
台湾高雄大众广播电台副总经理黄燕钊:海峡两岸其实在过节的时候有不同的节庆方式,中国人过节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未来我们可能除了已经合作过的春节、端午节之外,最近的中秋节马上就会开始了,刚刚也跟节目部谈了一些未来配合的方式,这样的效果可以促进海峡两岸人民的交流,不管未来通不通,我们现在空中已经开始通了,我觉得这非常好。也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到这边来。
在参观中央电台的过程中,台湾听众对两个节目非常感兴趣,这就是方言节目部的闽南话节目和客家话节目。闽南话是以福建省南部地区厦门、漳州、泉州一带人们的发音为基础的方言,台湾民众中有80%以上的人在日常交谈时是用闽南话,客家话是以广东省的梅州市为主的方言,客家人是几百年以前从大陆的中原地区迁移到南方,客地而居,因此称客家人。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广东省的梅州市、福建省的西部、江西省的南部以及四川省的部分地区。台湾的客家人大都是上述地区迁居过去的,主要生活在新竹、苗栗、花莲、台中地区,人数大约有400多万。
中央电台方言节目部主任林万成:听众除了了解我们祖国大陆这一边新闻、经济、文化等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他很想了解语言区,比如说福建祖籍地,广东祖籍地,现在发生的变化情况,还有祖籍地有特点的人和所发生的事。
闽南话主持人盛志耘女士十几岁就从福建省厦门市来到中央电台从事闽南话的对台广播工作,到现在已经有27个年头了。她说闽南话节目在台湾具有广泛的影响,2001年7月她曾到台湾驻点采访了一个月,她用闽南话与台湾朋友交流就很容易跟他们沟通。
闽南话节目主持人盛志耘:到台湾驻点的时候,朋友知道我是闽南话节目主持人,他在把我介绍给当地的其他朋友的时候,他会特别突出地说,她是闽南语节目主持人,然后赶紧说志耘,你赶紧用闽南话跟大家沟通一下,尽管我跟这些朋友是初次见面,但是我这一说,他不禁会说,哎呀,你讲的闽南话怎么跟我们在台湾讲的闽南话是一样的,就非常非常亲切,尽管大家是初次见面,但是那种心灵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
参观结束后,台湾听众与中央电台的编播人员举行了座谈。在座谈会上,台湾听众纷纷发言,为中央电台办好对台节目献计献策。
台湾听众:我想听大陆这边对台湾、两岸关系比较精辟的见解,听"国防天地"、"两岸关系"座谈那样子,两者之间你会找到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台湾听众:如果能够有一些环节是在台湾当地来制作,会比较接近听众,对台湾的听众来讲,一方面感觉比较熟悉,另外一方面他也会比较有兴趣。
台湾听众:假如你永远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手的报道,把你认为在台湾的听众想知道的事情告诉他们,那么我想这个时候会有人进来的,你永远要最快,比所有的,你不要等台湾的电台都讲完了,你才进来,那我想整个优势完全都没有了。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助理、新闻局局长张铭清在联谊会上,希望台湾听众多到大陆走一走、看一看,他还向台湾听众介绍到,祖国大陆对两岸的新闻交流一直持有积极的态度和做法,相比之下,台湾当局却对大陆记者赴台采访设置了种种障碍。
国台办主任助理、新闻局局长张铭清:我记得有一次,那是1999年张北地震的时候,《联合报》的一位朋友给我打电话,快凌晨1点了,他说我要到那边去采访地震,现在手续办来不及,我能不能先去,我说你现在可以马上去,我说我马上通知河北台办,通知张家口台办,立即赶到那儿为你服务,一到就可以开始你的采访工作。
主持人:中央电台第五届台湾听众联谊会,虽然只有几天的时间,但是中央电台对台广播的特色节目以及编播人员为办好节目所付出的巨大努力,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央电台的编播人员非常珍惜每一次与台湾听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因为台湾听众的意见是最为宝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