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央视网消息:新闻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启动以来,讲述了很多现实生活中“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和家人之间的温情故事。接下来,我们要向您介绍的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新戏《甲子园》里塑造的两位“阿尔茨海默病”老人。
《甲子园》的故事发生在一所名叫“甲子园”的老年公寓里。这栋老房子的新继承人从国外回来,想要卖掉“甲子园”,从而与老人们发生了一系列矛盾冲突。
90岁高龄的朱琳扮演的王奶奶是一位老年痴呆患者,而现实生活中朱琳已经过世的老伴刁光覃也患有老年痴呆。舞台上,朱琳的这段台词就是患老年痴呆的老伴生前说过的话。
虽然已经90岁高龄的朱琳老人在台上的戏份不是很多,但是这几句洪亮而略带颤抖的台词让台下的观众颇为动容。老人告诉记者,老伴刁光覃是个非常优秀的话剧演员,但是自从得病以后经常经常说话让她觉得莫名其妙,后来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她对照顾患痴呆的老伴,有着深切的体会。
这是老艺术家郑榕在《甲子园》里的台词,他饰演一位“老红军”,一位曾经参与解放宛平城的旅长金爷爷,后来得了老年痴呆,在他的脑海中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当年打仗那些事,开口就是“冲锋”、“前进”,而对于身边发生的事往往漠不关心。
郑老告诉记者,自己在舞台上塑造金爷爷这个角色,抓住了老年痴呆患者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记忆力减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前任院长于是之得的也是老年痴呆,最初的症状就是记忆力减退。
朱琳和郑榕两位老人都在剧中都饰演了老年痴呆患者,但他们却不接受“老年痴呆”这样的叫法,他们觉得这样的称谓应该改。
编辑:谢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