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昌都的强巴林寺,是康区最大的寺院。这座寺院在公元1444年由宗喀巴的弟子创建,因寺内主供强巴佛而闻名。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记者的镜头一同走进这座著名寺庙。
朝拜的信徒,诵经的僧人,清晨的强巴林寺看起来和其他寺院没有什么两样。在这里,我们碰到了一个特别的藏族小伙子,他叫登增元丁,既是这座寺院的僧人,又是这座寺院寺管会的秘书,还兼着寺院的导游和翻译。
记者:现在是早晨,很多人在转经。
登增元丁:对对。
记者:每天早晨都这样么?
登增元丁:早上信徒是最多的,大家早上上来拜佛、转经,再说今天也是周末。
登增元丁:这个殿试我们强巴林寺的首建殿,当时建的第一座殿,供的第一座佛就是强巴佛,所以取寺名叫“强巴林寺”。它和其他佛不一样,他是两腿垂直坐,不像其他佛盘腿而坐。
记者:那为什么呢?
登增元丁:因为他是未来佛,藏传佛教,大家都是相信未来的,所以都信未来佛,强巴佛。
寺庙近段时间正在修缮,很多老百姓都会来到寺庙,帮助僧人画壁画。
记者:他们现在画的是什么啊?
登增元丁:画的那个是长寿佛。
记者:那像平时就是说寺庙里这种修缮啊,或者类似的事情,老百姓都会参与么?
登增元丁:都会参与,而且是自愿参与。
强巴林寺对寺庙的修缮保护工作一直很重视,在政府的支持下,1993年寺庙对强巴殿、八个扎仓以及寺庙的围墙进行了大型修缮。
强巴林寺入寺规定十分严格,必须要年满18岁,并且要完全自愿。寺庙的日常管理也非常严格。
记者:他们排队这事去哪啊?
登增元丁:这八个是我们寺庙的纠察,我们寺庙可以说是最严的一座寺庙。
下午三点,到了登增元丁每天的学习时间,他带我们来到了他的住所。
登增元丁的家里很时尚,墙上挂着登增一家的合影,他告诉我们,家中只有他一个男孩子,虽然妈妈十分不舍,但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登增的求法之路和别的僧人不一样,15岁那年,一直梦想成为僧人的他在强巴林寺剃度,因年龄未满18岁,年少的登增继续接受着现代教育,在西藏大学读书。进入寺庙后,他成为强巴林寺民主委员会的秘书。他能够流利的使用藏汉两种语言,也是寺院唯一一个可以使用电脑的僧人。
记者:电脑这是你的嘛。
登增元丁:这是寺庙配的。
记者:寺庙配的,因为做秘书工作是必须要是吗?平时都在电脑上干些什么?
登增元丁:就弄些博客,上上网,听听歌,然后看看新闻。
记者:平时还喜欢看些什么?明星看吗?
登增元丁:明星也看。
记者:也要看明星,看明星喜欢谁啊?
登增元丁:我喜欢王力宏。
登增元丁的博客上经常会刊登一些寺里活动的图片和介绍。当自己对佛教学习有什么新的感悟时,他也会写文章与大家分享。
记者:喜欢这份工作么?
登增元丁:喜欢。我觉得佛教,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拜佛的宗教,而是我们佛陀给我们后人的教育,叫佛教。希望强巴林寺的话,有很多人像我这样,然后向大家用汉语来讲解寺庙的一些历史。传承之路,我想把它们传下去。
编辑:张双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