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双带"先锋--铜鼓县永宁镇坪田村党支部书记郑向生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2日 11:3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中国网讯 他儿时家庭贫困,但自幼勤奋并憧憬走出山村;他资产过亿,却衣着普通,待人和气;他有着高档轿车,除了出差,却常年骑着一辆旧摩托车走村串户;他当村支书5年,不但一分钱工资不领,还垫付了七十余万元搞村里的各项建设,被村民们称为“白领”支书;他带领党员和村干部勤干加巧干,创先争优,使一个落后村发生了巨变,村民们尊称他为“坪田村的伟人”。

  他就是铜鼓县永宁镇坪田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江西省青松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郑向生。

  他在履行好村党支部书记职责的同时,兼顾创办好自己的企业,努力践行“双带”职责,带领村民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现年47岁、有着29年党龄的郑向生是全村人的“主心骨”。

  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诚实守信,是他创业成功的“三板斧”

  坪田村,地处太阳岭山系,四周群山耸立,曾是一个极其偏僻闭塞的小山村。

  1963年,郑向生就出生在坪田村一个贫苦的农家。他说:“我4岁丧母,是父亲艰难地把我们姐弟4人拉扯大的。”

  由于家里穷,儿时的郑向生经常饿肚子。他说:“我吃过野菜,啃过草根,16岁之前没有吃饱过一顿真正意义上的白米饭。”

  在郑向生读到小学4年级时,家中实在无力送他上学了。在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他只好含着眼泪告别了心爱的校园,回到家里帮父亲干起了农活。

  正是儿时苦难生活的磨练,郑向生有着比常人更坚毅的性格,有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强烈憧憬。1981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一直在村上任民兵连长等职。为补贴家用,他尝试在村里开店经商。

  同村的镇干部郑福生说:“由于向生好学肯干,吃得苦,头脑灵活,1991年他被调到乡企办工作,并陆续接管过亏损的乡办企业供销公司、蜂窝煤厂、综合厂。在他的诚信经营下,几个厂神奇地扭亏为盈。”1995年,郑向生担任镇办企业永宁镇建筑工程公司经理。1998年,公司纳税列全县企业第二名。

  几次负责企业的经历,使郑向生深深感到文化知识的重要。于是,只有小学水平的他一边拼命的工作,一边挤出时间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和能力。用小学4年级的基础来学习专业的知识,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是,在郑向生面前,这些苦相对于吃不饱肚子的苦又算得了什么呢?!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郑向生终于通过自学考取了南昌大学工程系大专文凭,并获得了建筑专业工程师和国家建造师职称。

  2001年,永宁镇建筑工程公司被买断,郑向生面临失业,但同时也给了他自主创业的动力。2002年,他采取房屋抵押贷款、向亲戚好友借等多种方式,筹资800多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达4000多平米的青松宾馆。2003年,又筹资50万元在万载株潭开办了一家烟花鞭炮厂。2005年,投资200多万元收购了宜丰一家矿泉水厂。2006至2007年,他又投资2000多万元对青松宾馆进行扩建。2008年6月,他成立了江西省青松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0年,他又花3000多万元在湖南岳阳买下了一块地,准备建一个四星级宾馆。截止目前,青松集团总资产已达1亿多元,有员工100多人。

  由于吃苦耐劳、勤奋好学、诚实守信,加之眼界开阔,有着灵活的经营头脑,他的企业越做越大,生意越做越红火。

  面对党组织的召唤和父老乡亲的企盼,他作出了“公与私”的抉择

  正当郑向生全身心投入到企业发展并获得巨大成功时,他的家乡坪田村却因为修水泥公路背上了20多万元的沉重债务,再加上村级经济薄弱、人心涣散,成为当时全县的贫困村、落后村。坪田村共有163户、682人,山林面积7400亩,耕地面积680亩,山多田少,村民致富门路单一,仅靠砍几根竹子、木头维生。

  2005年9月的一天,永宁镇党委书记找到郑向生,动员他回坪田村担任支部书记。这让郑向生左右为难,自己的企业都顾不过来,还要到村上去担一份责任,怎么办呢?犹豫之间,镇党委书记的几句话给了他深深的触动:“一个能人可以带活一方水土。向生,你是坪田人,又是党员,可不能自己富了,忘了乡亲啊!”在几次长谈后,郑向生说:“那我试试吧!”

  向生同意了,妻子却不同意。她吵闹着说:“你不能丢下宾馆和水厂不管呀!”

  “我是一名党员,是家乡养育了我,党组织有需要啊!”

  在妻子的劝阻声中,他踏上了回坪田的路。在接过村里20余万元债务的同时,他也义不容辞肩负起了带领全村人民走出困境、走向美好的重任。

  郑向生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班子人心涣散,村集体负债严重,村务管理混乱……开弓没有回头箭。面对这样的局面,他告诉自己,纵使担子重有千斤也要挑起来。当时正逢2005年村两委换届选举。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和思考,他发现村里之所以走到这一步,根本问题出在班子上,要解开“疙瘩”谋发展,首先是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原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有些村干部一年到头忙家务,很少过问村里的事务,群众意见很大。因此,他积极争取镇党委、政府支持,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将2名威信高、懂经营、会管理的村民选进班子,对年龄偏大、工作年限比较长的两委成员进行了妥善安置。通过调整理顺,村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工作合力明显增强。同时,他还组织老党员采取“二帮一”的模式,对村里的青年人进行“传、帮、带”,大力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06年前,坪田村有5年时间没有发展一名党员。近年来,该村发展党员3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为村级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郑向生常说:“要培养那些有闯劲、头脑灵活、愿为群众办事的青年到村班子中来。”

  现任副书记的张继辉就是近两年培养上来的年轻班子成员。1977年出生的他勤于创业,发展山羊120多头,带动了顺塅组8户村民养羊。如今他已是村班子的骨干力量。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三落地”工作中,坪田村改变过去按地域划分组织设置的做法,结合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际,成立了茶叶产业党小组和环保项目党小组。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坪田村紧紧围绕“发展绿色产业,建设幸福坪田”的发展目标,创新村级党建活动载体,以村党支部“三落地”建设为龙头,深入开展“支部规划谋发展、党员带头抓项目、人人动手创和谐”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技能,引导党员争当经济发展领航员、政策法规宣传员、文明风尚倡导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老党员吴仕南说:“向生刚到村里时,我以为他是来过趟的。他干的是大事业,坪田是个穷地方,呆不长。现在看来是下了决心。”

  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他满腔热忱带领群众致富,

  虽垫钱出力却无怨无悔

  “共产党员要体现自己的先进性,要带头致富,更要带领群众致富。”班子建好以后,如何带领群众致富是摆在郑向生面前的首要问题。为此,他与村两委成员跑遍了全村的家家户户,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建议,认识到生产方式的落后和科技知识的贫乏是坪田贫困的主要原因。经过再三讨论,村干部一班人统一了思想,确立了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养殖业。

  为了推广有机农业,发展种养,他从县里农口单位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作顾问,每年举办5期以上技术讲座,并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为解决村民投入不足的燃眉之急,郑向生决定,每养一只土鸡,补贴2.5元,每种一亩有机蔬菜补贴50元,全部由他个人掏腰包。并作出承诺,销不出去的农产品,由他包销。

  “为了发展养殖业,凡是养鸭的、养鱼的、养猪的,都是我们郑书记自己荷包里掏出钱来补贴的,像我养一亩鱼,他就补给我300块钱。”原坪田村党支部书记邱清泉,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以后,也利用自己房前的一亩多水塘,养起了鱼。

  村民刘昌茂说:“郑书记都是开导村民,想方设法帮大家找致富门路。这几年在郑书记的言传身教下,村民的素质大大提高了。”

  几年来,郑向生自己先后拿出38000元奖励种养大户。在他的大力扶持下,目前全村养土鸡2万余只、养羊300多只、种植有机水稻680余亩、有机蔬菜200余亩。2010年,郑向生又动员农户种双孢菇,菌种、薄膜等原材料都是他垫出钱来扶助农户。村民罗运忠仅种了半分地就有1万多元收入。

  上塅组村民邱保林回忆:“06年夏天收毛豆时,郑书记连续几天为村民联系车辆,冒雨带领村干部帮助装袋、上车,共有上万斤豆子啊!真是吃了苦。”

  他当村支书5年了,没在村里领过一分钱工资,没有报销过一次接待费。用妻子的话说,他是自带工资贴钱为公家办事,当的是个“白领”支书,在工资表上签个字,不领钱,领了也等于白领。郑向生不恼,只是一笑置之。

  不但不要工资,为修建顺塅村民小组的2公里水泥路,他还捐赠了5万元。村会计捧出账本给算了笔账,这几年,郑向生为坪田村各项建设垫付的金额有70多万元。

  村民说,你既不拿工资,又贴钱给村里办事,还拿出钱奖励种养大户,真划不来。他对村民们说:“只要村里发展了,大家都致富了,我自己垫点钱、出点钱也心甘情愿。”

  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郑向生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农户签字,实行村集体统一经营木竹,既为村民销售了林产品,每年村集体还增收3万多元。

  郑向生一直有个心愿,想为村里办一个实业,增强造血功能。他自费到福建考察后,选准了铁观音茶叶这个项目,可村里拿不出这笔启动资金,他的企业正处于发展时期,手头的现金也不多。

  去年年底,他第一次向镇里开口了。要求将县里奖励青松集团公司超额完成税收的15万元奖金尽快打到账上。这笔钱一到账,他立即转拨给了村里,作为村集体600亩铁观音茶园基地建设的垫付款。

  “再过三、四年,茶园就可投产了,村里还要建茶叶加工厂,包装、销售一条龙经营,以后每年至少有数万元乃至几十万元的收入,就能真正为村民办点实事了!”他对未来充满着憧憬。

  他公道处事,舍‘小家’顾‘大家’,热情为民

  郑向生在村民中的威望极高。

  这来自他办事公正、热情为民。他说:“我这个书记是天底下最小的‘官’,但全村600多双眼睛都在盯着你呢!让我不敢怠慢,人心都有一杆秤啊!”

  村委委员、报帐员罗亨群说:“重大事项都是开会商量,分工明确。”

  “郑书记克己奉公,不计个人得失。”

  “建新村部时,按常规要80多万,但村上包工不包料,都是郑书记带领村干部自己采购,只花了69万,省了10多万。空调、木地板都是郑书记在改造自己的宾馆时拿过来的。”

  坪塅组搞新农村建设时,拆了10多栋破烂的杉皮屋。“当时工作压力真是大,开了很多会,群众都说看郑书记怎么搞,到处拆得乱七八糟。”郑向生回忆。“但是都挺过来了,村民总体还是理解,改变环境的过程也是教育村民的过程,我坚持每年为村里兴办3件以上大的实事,让群众看到变化”。

  郑向生有个习惯,只要到了村里,他总要到几个特困户家里走走,有困难帮着解决困难,没事就问寒问暖、拉拉家常。有一次,他来到困难户郑如开家里,正巧70多岁的老人患了急病,老伴急得六神无主。郑向生立即叫来了车辆,亲自将老人送进医院,并垫付了医疗费,感动得老人逢人便说:“向生人好啊,就是亲生儿子也不过如此!”

  村民邱月礼老婆离散、女儿痴呆,儿子从部队退伍回来没有工作,家里非常困难,老郑便将他儿子安排到自己创办的青松宾馆当保安。

  今年6月19日,天下着倾盆大雨,刚从湖南出差回到家的郑向生放下行李,便骑着摩托车冲进了雨帘。他心里惦记的是,在这特大暴雨袭击中,会不会爆发山洪?村民的房屋是否会倒塌?农田可否会淹?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一棵被狂风暴雨摧倒的大树,横亘在山道上,郑向生一个紧急刹车,好险呀,距大树只有不到1米的距离,左边就是数十米深的悬崖。郑向生惊悸地推车绕过大树,继续往村里赶。果真,因山体塌方,村民郭先煌、吴江胜的房屋倒塌了,郑向生来不及换下全身湿透的衣服,立即组织村民进行抢险转移,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家。随后几天,他又组织村干部请来挖机清除村里盘山公路上的塌方。组织村干部挨家挨户叮嘱地质灾害点的农户暂时不要返回居住地,以防山体滑坡。

  党小组长周小忠坦言:“郑书记做事亲力亲为,放得下架子。每年郑书记都会组织党员和村民到村公路上砍杂,自己带头参加。他怕大家喝了不干净的河水拉肚子,还送来矿泉水给大家喝,小事见真情啊。”

  郑向生对村民格外亲、格外大方,对自己、对家人却格外“狠”、格外“小气”。他虽是个大老板,但生活非常俭朴,不抽烟、不喝酒、不穿名牌,就连他的骨干企业青松宾馆每天所需的菜料,都是他清晨5点半起床,骑车到菜市场买回来,为的是节省每一分钱。

  2010年村里开展春季计划生育活动,第一个做结扎手术的就是他外甥罗少平的妻子。他的岳父母生活困难,村里评低保,郑向生却将他们的名字划去,将指标让给更困难的群众。“我在这里当书记,就不要评。”郑向生说。

  镇里和村里的许多干部说:“郑向生真是起到了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就怕他不愿意,希望他长久地当坪田的书记。”村民戴龙明诚恳地表达了许多村民的愿望。

  郑向生还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他积极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这几年,在他企业里就业的坪田村村民就有40多人。他以人为本,以员工利益为重,先后为青松宾馆重要岗位员工缴纳了意外保险,并为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缴纳了社会养老保险,获得员工的一致好评。在2007年铜鼓县举办的纪念秋收起义八十周年系列重大活动中,他先后赞助5万元拍摄电影《红旗飘飘》,赞助4万元开展“青松杯全国征联活动”。他还免费为《盼归来》电视剧组工作人员提供住宿达1个月之久,价值达4万余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积极组织全体员工为灾区募捐,先后筹集3万余元善款……

  “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要为农村的发展奔波,要为农民的富裕引路,真正在农村和商海这个双重天地里书写好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字”。郑向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五年来,在郑向生和村干部一班人的努力下,坪田村各项工作连年迈上新台阶。村班子每年都要向上级争取近50万元搞建设,开展“三清六改”,修水圳、修水陂、修公路。如今,村里安装了自来水,修建了小花园,村民建起了新房,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民们自豪地说:“外乡镇的人到了这里都说连以前的路都找不到了,你们坪田变化真大!”该村2008年被评为全省先进村镇,2009年被评为全国民主法制先进村和全省文明村、全省生态优美村。2009年,郑向生个人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市“十大创业先锋”,多年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他创办经营的青松宾馆也先后荣获“省百佳旅游诚信单位”、“省卫生庭院”、“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省级先进单位”、“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荣誉称号。

  在郑向生的脑海里,还勾勒着许多蓝图:组组修通水泥公路,修通环村公路,修建移民新村和休闲广场,策应仙姑坛风景区发展旅游产业,发展绿色产业……,建设幸福坪田!

  尽管肩上有两副担子,但郑向生用执着和奉献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双带”先锋之歌!(作者 清河)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郑向生 双带 的新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