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新闻频道 > 央视评论_首页

【央视评论】什么样的土壤滋长“人品”?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2日 20:0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央电视台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在庭审中当庭认罪,并且表示受贿是因为“人品差”,同时对自己受贿款的使用也做出了相应的供认。

“人品差”不是构成犯罪的最主要原因

 “人品差”这个理由当然说的对,每一个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时其人品都不会是高尚的。但“人品差”难道就是受贿的主要原因吗?作为原铁道部工程系统的主要把关人之一,当张曙光在整个利益链条中产生巨额受贿行为最终导致犯罪时,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人品”已经不是构成犯罪的最主要的原因。我们要更深入的研究犯罪动机和犯罪链条的形成。

在张曙光及一批类似的受贿犯罪中,我们可以看到,不透明的、缺乏制度约束、但同时充满诱惑的土壤,恰恰是行贿受贿行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以原铁道部为代表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投资巨大,在竞投标的过程中灰色地带无处不在,于是利益交换的空间更容易形成。

在这样一个不透明的、缺乏制度约束的操作环境中,无论是审批、技术衡量,甚至是到最后的建设过程中,都可能形成一定的管理缺失。因此行贿受贿就成为利益交换的一种重要犯罪手段。这种土壤的出现对于制度化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权力寻租:受贿者再重复行贿过程

其次,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张曙光的受贿款中,有一部分用于所谓的“参选院士”,这实际上是目前行贿受贿利益链条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虽然中科院已经作出相关声明,但我们任然可以判断,张曙光作为受贿者并非无所诉求,也并非简单的收受贿赂,他要把大量的受贿所得投入到进一步的权力寻租的空间中去,在张曙光的案件中,权力寻租空间的一部分就是他所谓的参评院士。

这同时也说明在目前的行贿受贿链条当中,很多犯罪分子不仅仅是受贿者,同样也可能形成行贿的过程,其中的制度不完善之处和可寻租之处才是张曙光这个案子背后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人品差”的背后是制度的缺失

一个好的制度能够约束“人品差”的人,但是一个有漏洞的制度往往会让“人品不错”的人渐渐滑向犯罪的深渊。当我们听到张曙光用“人品差”来归纳自己的犯罪行为的时候,这一方面说明他在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品差”这三个字背后的包含制度缺陷是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反腐倡廉过程中急需建立的一套监督和惩戒机制。我们一方面要惩戒贪腐腐败,另一方面更要对贪腐的土壤做一次彻底的澄清,只有澄清土壤,我们才能才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有效的管理机制,为未来的反腐倡廉机制确定一套完整的基础。

文/特约评论员  周庆安

编辑:余天怡 丛婷婷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央视评论 土壤 的新闻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