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尽管中国的光伏产业正遭遇寒流,但这个在过去数年间经历了超常规发展的新兴产业,却终于在2011年年底,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际标准立项。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光伏组件委员会在本月举行的国家成员投票中,通过了中国选送的一项光伏标准。
坐拥全球光伏产量和产能半壁江山的中国光伏产业,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际标准立项,距离拥有国际标准,仅咫尺之遥。
国际电工委员会是国际上发布电工国际标准的权威机构,目前该委员会的光伏组件委员会已发布了66条国际标准,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制造供应商,中国却未能参与其中的任何一条。
此番获通过成为国际标准立项,编号为IEC62775的工业标准,全称为“光伏组件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交联度测试方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是由国内光伏巨头天合光能提交的。
消息人士表示,根据惯例,相关标准通过国际标准立项后,只待公示过会后,便可成为全球通行的国际标准。如一切顺利,新标准将在2014年正式对外公布。
长期以来,光伏行业一个共同的追求,便是如何使太阳光在光电转化过程中损失更少:如用更好的电池片以增加转换效率,用更好的反射层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入射光,用更细的银导线来增加光的入射面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