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1月份我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城市达49个,比上月增加15个。就在此报告发布后不久,新华时评就发文称,这些数据,体现出我国房地产调控取得一定成效,但仍不容过于乐观。
在这篇名为《房价环比下降不容过于乐观》的文章中,特别提到了在不少地方,人们感觉真正降价的楼盘并不多,房价下降仍不明显。房价当前的走势,显然还难以满足公众的期待。这无疑是指出了目前房地产调控的一个难题,这就是如何让条地产调控更加造福于普通百姓。
综观历次的房地产调控,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用数字说话,而不是用普通百姓的感受说话。而数字无疑更加容易被“调控”,当一些原先单价达到数万,甚至十多万的房子降幅30%的话,其可能拉低整个房地产市场价格几个百分点,但这些房子并不是普通百姓所能接受的。而百姓所能承受的楼盘却没有丝毫的变化,特别是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双方的僵持在历次的房地产调控中都十分明显,而在此次的调控中也成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想要使得房地产调控真正造福于百姓,除了要继续加强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更为重要的还是要建造大量适合绝大多数百姓的中低价商品房。在目前福利分房制度推出市场的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的百姓来说,只有通过购买来满足自己的住房需求,虽然目前市场上不乏廉租房、经适房等保障体系,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没有资格去申请。要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就需要建设大量的中低价商品房,让他们对于市场对于楼市的预期。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明确提出“促进房价合理回归”,这反映出中央对当前房价仍然过高的不合理现状有清醒的判断。我们对于房价的走势,不仅要从整个市场的均价去衡量,更要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需求的量上去判断,只有这样才能让楼市调控不再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