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外汇理财
随着人民币升值,许多投资者开始厌恶持有外币,甚至有部分投资者在有外币支付计划的情况下,都将外币兑换成人民币。人民币升值真的会使所有外币持有者蒙受损失吗?投资者该如何打理外币资产?
《大众证券报》
总体思路:规避弱势货币
专家解释,“人民币升值”的表述并不准确,应该是人民币对部分货币升值。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港元升值,而兑欧元、英镑、澳元是贬值的,兑日元则变动不大。
可见,欧元、英镑等非美货币并不是“烫手的山芋”,盲目兑换这些货币,不仅没有规避掉汇率风险,还会导致汇兑损失。
外币储蓄:选择银行要货比三家
专家认为,外币投资中,风险最小的是存款。目前,各家银行对外币储蓄利率的决定权较大,故储蓄利率有一定差别。投资者在储蓄前不妨先比对各家银行的政策。
投资于货币、债券及票据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风险一般相对较小,故投资者主要应该关注期限及收益。 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有这样一个特征,期限短的收益率低,期限长的收益率高,到底该选择长期还是短期产品对投资者来说经常是个“两难”。
专家说,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法。一是假设在投资一次或多次短期理财产品的机会使得整个投资期限和长期理财产品的相同,并对这种机会的收益率做出预测(一般可以设为与现在同币种同期限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同),然后通过复利计算出整个投资期的收益率。如果计算出来的收益率高于长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则应投资短期理财产品,反之,则应投资长期理财产品。
另外一种方法是,分别将长期理财产品和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与该货币同期限的储蓄利率或基准利率比较(可作差或作商),选择差别较大者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