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无偿献血是一个人的终身荣誉,无偿献血者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苏仕日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欧雅琴)昨天是“世界献血者日”。昨日下午,东莞市召开了无偿献血表彰暨纪念“世界献血者日”座谈会。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12年来,东莞市共有71万多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累计捐血2.25亿毫升,即225吨。
省卫生厅医政处副处长张伟在会上说,无论是血液安全,还是采血量,东莞都是排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他说,东莞血站的各种设备都已十分先进,与国外血液机构的设备没什么区别。在采血量方面,东莞去年采血25吨,今年计划采血30吨,这个数量占全省总量的10%。
连续五次获全国先进称号
张伟说:“可靠的研究表明,常做善事的人寿命会更长,因为他们心情愉悦,心理健康,身体免疫力也较强。在此,我祝你们这些可敬的无偿献血者长命百岁!”
迄今为止,东莞市已在1998-2000年、2001-2003年、2004-2005年、2006-2007年和2008-2009年,连续五次获得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总后勤部卫生部颁发的“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
东莞“血王”戚刚也出现在昨天的会议现场。他从2000年9月份开始第一次献血,在10余年内共献血45000毫升。
他说,献血感觉到帮助了别人,心里很舒服。虽然自己不善于表达,但只要有空就主动去城区的献血点献血,并带动亲戚朋友一起捐献。
O型血相对紧缺
市中心血站副站长车嘉琳说,当前,东莞的采供血处于平衡状态,没有出现用血紧张的情况。但长期以来,东莞的O型血都是相对紧缺的,因为需要用血的患者约有40%是O型血的,而O型献血者则未必达到这个比例。
他说,这并没有影响到临床用血,起码不会出现患者在手术台上无血可输的局面。
车嘉琳认为,今年采血任务很重,压力很大。一方面,东莞总人口有所减少,导致献血者相应减少。另一方面,各医院的用血量则在增加。
他说,现在市区四大医院(市人民医院、东华医院、康华医院和市中医院)的用血量占全市的1/3。市人民医院去年就用了4吨血,占总量的1/6。
今年,人民医院搬了新址,康华医院的患者明显增加。全市医疗水平上升了,不少大病患者都留在东莞就诊,原来在广州住院的病人也大量回流,导致用血量明显增加。
呼吁公务员、教师等踊跃献血
今年1-5月,东莞的采血量已达到11吨。车嘉琳说,血液保质期为35天,因此采血都是看需求。
东莞采血还存在“看天吃饭”的问题,天气炎热或者寒冷等极端天气都会影响到采血量。
车嘉琳说,前几天天气酷热,街上人很少,采血车的采血量也锐减。
在东莞,采血量锐减的季节恰好是用血高峰期7-11月,这可能与季节所导致疾病有一定关系。
市中心血站呼吁,为保证采血稳定性,希望更多拥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人参与献血,比如公务员、教师等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