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日前,因为家中老人住院,杭州市民老杜揣着6本献血证,希望能让老人用上血,结果却被医院告知“一周内献血才有效”。“我家献血这么多年了,关键时刻居然无法尽快用上血。”无奈,老杜只能根据医院的要求,前往省血液中心献血。
献血法明确规定,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指父母、子女)需要临床用血的,可以按献血者实际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
老杜家人为何遭到拒绝?医院的解释是:在血库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在无法完全满足医院需求的情况下,以前有献血记录的比没有献过血的排前,而最近曾献血的可以再往前排。
如此回应,不由让人想起“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在有关方面的潜规则面前,百姓的合法权益从何谈起?
虽然优先权是血液供应不足之下的无奈之举,但在朝令夕改的解释面前,市民献血的积极性必然受到伤害,从而造成“血荒”现象越来越严重。
要让市民自愿献血、放心献血、积极献血,首要的是消除公众的疑虑,让民众放心、相信,“血荒”现象才能真正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