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人们普遍将“欧元危机”视为一场货币危机,但它还是一场主权债务危机,甚至是一场银行业危机。形势非常复杂。观点的冲突为严重的政治冲突埋下了伏笔。
实际上,即将出台的解决方案将由德国决定――没有德国的主权信贷就不会有解决方案。
德国将危机归咎于那些失去竞争力、欠下更多债务的国家,因此将调整的负担都放到了债务国身上。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它忽视了以下事实:这不只是一场主权债务危机,还是一场货币和银行业危机――德国对这些危机负有主要责任。
当欧元推出时,人们曾期望它会促成趋同,结果它却造成了“趋异”。结果造成了竞争力的差异和一场银行业危机――这场危机对德国银行的影响比其他大多数成员国更严重。老实说,德国一直在纾困负债累累的国家,以此保护自己的银行体系。
德国的安排将未偿付的主权债务视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由此保护了银行业体系;并且将调整的负担都加诸在债务国身上。
再次纾困银行体系,然后在2013年后通过引进集体行动条款,让“债权人纾困”主权债务持有人,这种做法有些前后矛盾。其结果是,欧盟将面临非常糟糕的局面;它将遭遇长期“趋异”――盈余国家继续前进,赤字国家则被累积的债务负担拖垮。
即将出台的欧元危机解决方案必然会造成一个以双重速度行驶的欧洲。这将导致不满,从而危及欧盟的政治凝聚力。
德国需要对方案进行两项根本性调整。首先,欧洲金融稳定安排(EFSF)在救助成员国的同时,也必须救助银行体系。这样就可以在不造成银行业危机的情况下重组主权债务。将银行置于欧洲的监督之下,而非由各国政府监管,将有助于恢复对银行体系的信心。
其次,要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就必须消除遵守规则的国家借贷成本的风险溢价。然而,重建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有必要的。必须明确这一点,才能给赤字国家带来希望:如果它们足够努力,就可以从赤字困境中解脱出来。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 原题:如何避免“双速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