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五集电视系列片《大美青海》解说词
(上接第六版)是著名的热贡艺术之乡,其中的吾屯,年都呼村以绘制唐卡、堆绣著称于藏区。
制作堆绣唐卡的工艺流程与绘画唐卡相似,首先画师把要表现的内容在纸上打好素描稿,剪开,然后再按构图不同部位的要求,选好相应花色的锦缎,粘贴在素描稿纸上,接下来助手们进行分类缝合、烫熨,最后再由师傅堆成完整的作品。
著名画家西河道,藏族唐卡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人,他正在与村里的艺人们一起,为塔尔寺制作一幅展佛用的堆绣大唐卡。
制作大尺寸堆绣的关键在于画面构图的比例关系,非一般画师能掌握。
西河道 国家工艺美术大师
这个堆绣(唐卡)本来很大
到时候拼起来怕对不上号吗
画好了的唐卡
要把它剪的碎碎的
然后把画稿粘到各种各样布料上
然后凭这个线条来对
画面:拼唐卡
解说词:这种制作堆绣大唐卡的特殊工艺,只有年都呼的老艺人们掌握。
西河道 国家工艺美术大师
热贡唐卡画到处都有
塔尔寺 以及西藏的
大型的晒佛唐卡 大型的壁画
全部都是热贡曼堂派画师画的
画面:西河道与艺人塔尔寺 一组佛
解说词:其实,在塔尔寺无数的绘画与雕塑珍品中,有很多都是出自热贡地区的民间艺人之手,这些优秀的艺人们有的出过家,有的从小就跟随师傅在塔尔寺里工作学习,长期感受着前辈大师们作品的熏陶与精神滋养, 今天,他们的作品也登堂入室,成为经典新的篇章。
画面:扎西画画
解说词:热贡吾屯村的扎西尖措,二十年前就开始为塔尔寺画唐卡,几乎所有重要的殿堂里都有他的作品,如今他在藏区有唐卡王的美誉。
扎西尖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在塔尔寺我整整画了九年的时间
我的作品有六百多幅
藏经楼里的一百九十幅唐卡
这些唐卡也是给藏经楼
今年藏经楼里现场画了三十七幅
画面:夏吾角雕塑
解说词:又是一位吾屯的艺人夏吾角,他擅长彩绘泥塑,塔尔寺的大经堂以及青海省藏文化馆中都有他塑造的宗喀巴大师雕像,如今他的作品已传至欧美,这一切都源于童年时他在塔尔寺的学习经历。
夏吾角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我学了三四年雕塑住在塔尔寺里
有很多的体验
看着以前老师傅做的佛像有好多体验
我一直做泥塑
现在是国家非物质遗产的雕塑传承人
也带了很多泥塑的徒弟
解说词:塔尔寺如同一座藏民族传统文化的博物馆,承载着一代代藏民族知识分子与能工巧匠们创造的精神财富,播扬着“诸恶莫作,诸善分享”的民族价值观,向世界展示藏族善良、美好的精神诉求。
贡布尖赞 塔尔寺喇嘛
恶的 不好的那些事情都不要做
一切好的 善的 和谐的事情
你努力去做
但是你要把自己的心把握住
这个就是我们的佛法
人人有佛性 人人可以成佛
其实它是一个精神家园
画面: 展佛仪式
解说词:藏历的四月十五,是塔尔寺萨嘎达瓦节最隆重的一天,展佛活动如期开始,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众充满喜悦,与塔尔寺的僧人共同抬着几十米长的堆绣大唐卡,向莲花山上的展佛台涌去。
展佛也称晒佛, 就是将巨幅的佛像沐浴在阳光下,让信徒感受佛光的普照与佛法的庄严,是僧人对佛祖朝拜供养的一种特殊方式。
画面: 唐卡展开
解说词:当宗喀巴大师的巨幅唐卡完全展示在山坡上, 人们纷纷涌上前去,将早已准备好的哈达,钱币朝佛像抛去。
此时,人们仰望那慈悲的佛光,感受精神的净化。(塔尔寺热热闹闹的展佛场面,把藏族一年一度的萨嘎达瓦节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