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5日 12:1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雷锋精神在这个日子里被一次次重新想起。然而,“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的现实尴尬也在拷问我们:雷锋精神是否已经过时?我们又该如何纪念雷锋?
在毛泽东同志为雷锋题词48周年纪念日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雷锋精神,展开又一次大讨论――
审视当下,“八旬老翁摔倒路旁,多位围观者无一相扶”之类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某网站推出的“在街上看到老人出事你是否会去帮忙”的调查中,近七成网友将票投给了“不会,给自己添麻烦”。
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张胜友表示,雷锋虽然是上世纪60年代树立起的榜样,但在目前的商品社会、竞争社会,雷锋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更需要这样一种情怀。“他的所作所为给别人带来了温馨和幸福感。漠视雷锋所具有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会使社会构建缺失最根本的基础。”
政协委员们认为,要将雷锋精神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理念中,不仅需要由上而下的宣传,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推动。“应该更多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的常态机制与普遍理念。”江绍高委员说。“纪念雷锋,不要简单重复故事,宣传流于表面,而是应该让每个人体会到一种关爱与温暖。”张胜友委员认为,比如对于见义勇为等英雄行为,不能只停留在“热闹一时”的宣传报道上,而是应该形成更长久的激励和保障机制,鼓励善举,提倡美德。“如果只是在每年的3月5日才想起纪念雷锋,雷锋精神内涵的真正意义就流失了。”江绍高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