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2月19日,德国记者科赫(左)和黑尔维希(右)抵达德黑兰机场。图/人民图片
▲19日,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左)与伊朗总统内贾德(右)会面。 图/人民图片
伊朗19日释放拘押4个月的两名德国人。这两人据信是德国《星期日图片报》记者,采访过一名获判石刑妇女的儿子。
两名记者减刑获释
伊朗东阿塞拜疆省司法部门负责人谢里菲告诉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记者:“两名在大不里士受拘押的德国人已获释并启程回国。”
法新社报道,这两名德国人分别是马库斯 黑尔维希和延斯 科赫。伊朗一家法庭先前判处这两名德国人20个月监禁,原因是他们“侵犯了伊朗国家安全”。但法庭最终决定给他们减刑,要求每人支付5万美元罚金。
伊朗学生通讯社援引东阿塞拜疆省司法部门一份声明报道,法庭就这两名德国人涉嫌侵犯伊朗国家安全一案作出裁决,判处他们20个月监禁,“但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情况……认为他们应得到……同情”。
按这家通讯社的说法,黑尔维希和科赫随后从大不里士前往伊朗首都德黑兰,从那里乘飞机回国。其间,两人拒绝回应媒体采访。
德国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两名德国人看上去身体健康。
德外长赴伊“领人”
德国政府一直积极争取伊朗方面释放这两名德国人。按西方通讯社的说法,德国外交部长吉多 韦斯特韦勒19日抵达德黑兰,致力于“领回”两名德国人。法新社报道,韦斯特韦勒下飞机后直接奔赴伊朗总统府,与伊朗总统内贾德会面。
另据美联社报道,韦斯特韦勒感谢伊朗外交部长萨利希“为两国关系所作的努力”。
黑尔维希和科赫供职于德国《星期日图片报》报社,去年10月10日在大不里士采访获判石刑妇女阿什蒂亚尼的儿子时被捕。
阿什蒂亚尼现年43岁。伊朗法院2006年认定通奸罪成立,判处她石刑。但伊朗司法机构尚未对她施刑,最高法院正在审理她的案件。
在这两名德国人受拘押期间,伊朗方面先后指认他们涉嫌多项罪名,包括从事间谍活动以及勾结流亡海外的反伊朗政府组织等。
家人同事兴奋不已
去年12月底,伊朗方面允许黑尔维希和科赫的家人赴大不里士探亲。
今年1月底,伊朗半官方的迈赫尔通讯社援引检察总长埃杰耶的话报道,这两名德国人持旅游签证入境,而伊朗法律禁止持旅游签证的外国游客在伊朗境内从事新闻工作。“他们已承认自己的行为违反伊朗法律。”
黑尔维希和科赫最终获释的消息令他们的家人和同事兴奋不已。
《星期日图片报》副总编辑巴克豪斯告诉美联社记者:“今天,我们所有人都十分高兴。”
《星期日图片报》援引科赫父亲安德烈亚斯 哈特曼的话报道:“作为一名父亲,我喜极而泣。”
黑尔维希的妹妹说:“我们十分感激、高兴,长时间的恐惧和希望终于迎来了好结局。”
■链 接
伊军舰靠近
苏伊士运河
据新华社电 两艘伊朗军舰20日接近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南端,准备完成自1979年来伊朗船只对这条运河的首次穿行。
苏伊士运河为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交通要道,埃及设有专门部门管理苏伊士运河。埃及中东通讯社18日说,埃及政府当天同意伊朗军舰经由苏伊士运河驶入地中海。
苏伊士运河管理部门官员20日说,伊朗军舰将于当天晚些时候抵达苏伊士运河南端入口,预计21日通过运河。
对于伊朗阿拉姆电视台之前报道称伊朗军舰已经通过运河,运河管理部门官员予以否认。
按照原计划,两艘军舰预计于埃及时间21日早晨6时开始从运河南端航行,向北行驶,穿过运河进入地中海。
伊朗官员说,两艘军舰计划前往叙利亚参加训练。伊朗官方媒体说,两艘军舰中一艘为护卫舰,一艘为补给舰。
伊朗半官方通讯社法尔斯新闻社以海军高级指挥官为消息源报道,两艘赴叙利亚舰艇分别为“哈尔克”号补给支援舰和“阿勒万德”号巡逻护卫舰。“哈尔克”号额定载员250人,最多可搭载3架直升机,“阿勒万德”号可装备鱼雷和反舰导弹。
埃及中东通讯社报道,伊朗在递交埃及的申请中提及,军舰没有运载军用设备、核材料和化学物质。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 内塔尼亚胡20日称,伊朗“利用”地区不稳定局势,以色列正“严重关注”伊朗动向。以色列外交部长阿维格多 利伯曼18日指责伊朗军舰取道苏伊士运河是“挑衅”行为。
据新华社专电 记者杜鹃